[发明专利]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接骨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0388.3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立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肱骨 结节 骨折 固定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接骨板。
背景技术
在老年骨折中,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排第三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占肱骨近端骨折的比例高达1/3,约占全身骨折的1%-1.5%。而该类骨折多为粉碎性,目前可用金属的接骨板或单纯螺钉或缝线、钢丝进行固定修复。但是这些均不是固定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理想方法。如现有接骨板是为肱骨近端二部分外科颈骨折或三部分、四部分骨折而设计的,因此不适合二部分大结节骨折的固定。
如图1、图2所示的PHILOSTM肱骨近端成角稳定的解剖型接骨板,这种接骨板可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固定修复,固定安装在肱骨3上,PHILOSTM接骨板包括板体1及分布在板体上的多个固定孔5,这些固定孔用于固定接骨板,但是这种接骨板具有如下缺点:(1)接骨板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很好地与大结节31适配,接骨板过窄,所以未能完全覆盖大结节,只能适于固定部分大结节骨折。当出现压缩性骨折时,大结节的凸起形状已不清晰,这种接骨板不能很好地提示大结节的形状。(2)接骨板安装好后,接骨板的上端离大结节的上缘(即肱骨解剖颈32)还有约0.5-0.8cm的距离。当出现0.5-0.8cm距离处的骨折时,如果将接骨板往上推以覆盖该处区域,又将使接骨板的不能很好地伏贴大结节,导致固定安装好后接骨板漂浮;而此时如果需要修复肩袖,肩袖缝合到钢板细孔后亦会漂浮。(3)即使是最短的现有接骨板在固定钢板时,也会超出腋神经平面区域的下方,容易造成腋神经损伤;这过长的部分不单浪费了材料,而且手术切口也大,增加了手术创伤。(4)现有接骨板较厚,容易造成肩峰下撞击,给接骨板的固定修复带来很大困扰。
另外,如果单纯地用螺钉固定修复大结节骨折又不适用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用缝线或钢丝固定骨折,对骨块具有切割作用,会导致固定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接骨板,可实现完全覆盖大结节的基础上很好地伏贴大结节,并具有较短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接骨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具有主部和尾部,所述主部内表面呈与大结节的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凹形状,该主部具有完全覆盖大结节的轮廓边沿;所述尾部内表面呈与肱骨外科颈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内凹形状,该尾部具有位于腋神经平面上方的下端边缘;所述板体的主部分布有固定孔和镂空孔,板体的整体呈筛网状,所述板体的尾部设置椭圆形调整孔。
本发明所述固定孔按所需固定位或按规则排列分布于板体主部区域。
本发明所述镂空孔按所需镂空位或按规则排列分布于板体主部区域。
本发明所述固定孔分布于板体主部区域的外缘部位。
本发明所述固定孔还分布于板体主部区域的中部。
本发明所述镂空孔分布于主部中部固定孔与主部外缘固定孔之间的区域。
本发明所述固定孔的中轴线均与板体主部的外表面相倾斜,并且至少有一个固定孔的中轴线倾斜方向与其余固定孔的中轴线倾斜方向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板体上具有镂空孔,使得板体的整体呈筛网状,可以减轻接骨板对大结节骨面的压迫从而可以有效保护肱骨近端和大结节的血液循环。
(2)本发明的主部与大结节的表面形状相适配,并完全覆盖大结节,尾部与肱骨外科颈骨表面形状相适配,可固定修复大结节任意位置的骨折,固定大结节更为完全、可靠;修复肩袖时肩袖也不再漂浮;在固定好尾部后,主部的凹形形状可很好地提示大结节的形状,便于掌握植骨的量和复位骨皮质。
(3)本发明的尾部位于腋神经平面的近端,即在腋神经平面的上方,避免了腋神经损伤;此接骨板比现有接骨板的长度短,手术时钢板植入可以小切口完成,创伤小;也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成本。
(4)本固定接骨板专用于大结节骨折的固定修复,其厚度可比现有接骨板的厚度薄,不易造成肩峰下撞击。
(5)与单纯地使用螺钉固定相比,本接骨板优势有:适用于大结节粉碎性骨折;又可避免应力过分集中造成的继发骨块碎裂,避免螺钉固定的失效。
(6)可以避免缝线或钢丝固定骨折时对骨块的切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接骨板固定于肱骨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接骨板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立军,未经朱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赤铁矿石高浓度反浮选工艺
- 下一篇:低温颅内血肿穿刺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