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反射棱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001.6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闫宝忱;陶泉;姚永涛;王金銮;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铁三院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2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反射 棱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反射器,进一步涉及一种全反射棱镜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的规定,测距仪(含全站仪)所配用的 反射棱镜必须定期进行互差一致性的检定,其一致性应小于对应的测 距仪固定误差的四分之一。
早期的光电测距仪(含全站仪),其固定误差多为3~5mm,因 此对反射棱镜的互差要求约为0.5~1mm。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工 程对精度的要求大幅提升。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 测量控制必须适应其要求。近年来,多种型号的高精度全站仪相继推 出,而配用的反射棱镜,由于其结构及材料的制约其一致性并未提高, 其互差一般均超过0.5mm以上,筛选控制0.3mm以下的只能达到百 分之三十左右。而且这部分反射棱镜经长期野外使用,其互差变化很 大,许多会超出0.3mm的互差要求。只有通脱提高工艺水平,进而 降低反射棱镜的误差,但工艺成本成倍增长。因此,急需一种可调式 的棱镜装置,可以根据环境使用温度进行标定,也可以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进行重新标定,降低一次加工工艺要求所带来的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棱镜装置在水平方向不可调这一设 计缺陷,提出一种水平方向可调整的全反射棱镜装置。
一种全反射棱镜装置,包括:支架1,位于支架上的圆柱形套筒 2,位于套筒2内的全反射棱镜3,还包括:分别位于套筒两端的端 面固定圈4和背面固定盖5,二者通过外螺纹与套筒内壁螺纹连接; 弹性垫块6,位于背面固定盖的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连接棱镜和背面 固定盖。
支架优选“U”形支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通过旋转端面固 定圈和背面固定盖,进而实现棱镜在套筒轴线方向的移动,通过标定, 保证小棱镜的互差均小于0.1mm,同时,成本比原有的工艺大幅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置全反射棱镜的示意图,图中,31代表棱镜端面,32 代表棱镜背面;
图2是本发明装置沿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图中,2代表圆柱形 套筒,3代表全反射棱镜,4代表端面固定圈,5代表背面固定盖,6 代表弹性垫块;
图3是“U”形支架示意图,1代表“U”形支架整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对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反射棱镜装置,包括:“U”形支架1,位于“U”形支架上 的圆柱形套筒2,位于套筒2内的全反射棱镜3,还包括:分别位于 套筒两端的端面固定圈4和背面固定盖5,二者通过外螺纹与套筒内 壁螺纹连接;弹性垫块6,位于背面固定盖的中心位置,两侧分别连 接棱镜和背面固定盖。
工作过程如下:
将高精度全站仪安置在主测试台,并做好各项参数的设置与修 正。将本发明棱镜装置安置于副测试台;高精度全站仪测量两测试台 间距,取5~10次平均值,并设为初始标准值;本发明棱镜测量两测 试台间距,取5~10次平均值;比较本发明棱镜装置与标准棱镜间的 差值。按主测试台报出的差值,对应旋转面固定圈4和背面固定盖5 进行调整。
对调整后的棱镜装置再按上面步骤进行测试,如此多次反复调整 直到棱镜装置与标准棱镜测量值互差在±0.1mm以内。换上标准反射 镜,再次复核初始标准值(此测试为消除全站仪的自身时间漂移所引 起的误差),如数据一致,表示上述调整结果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铁三院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铁三院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液线速度伺服系统
- 下一篇:耐高温光纤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