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级联的信道编码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135.8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岳星;辛海洋;赵慧;郑侃;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级联 信道编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级联的信道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用户节点,用于分别对采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广播至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用户节点属于同一用户协同簇;
所述中继节点,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原始信息,对所述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联合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
所述目的节点,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进行基于turbo译码原理的多用户联合迭代译码处理,从而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原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节点包括:
第一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信道编码处理,得到包括原始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
第一调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处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经过调制处理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广播至所述中继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多个用户节点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
第一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解调处理;
译码模块,用于对经过解调处理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得到所述多个用户节点的原始信息;
第一交织模块,用于对得到的原始信息进行交织处理;
第二编码模块,用于对经过交织处理的数据进行基于分组码的联合信道编码处理,得到包括第二校验信息的第二阶段编码信息;
第二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校验信息进行调制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包括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的第二阶段编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节点具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多个用户节点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以及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第二阶段编码信息;
第二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解调处理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信道软信息、并对所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解调处理得到中继节点的信道软信息;
第一译码器组模块,包括多个成员译码器,用于根据多个用户节点的先验信息和多个用户节点的信道软信息依次进行迭代译码处理,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外信息和后验概率软信息,其中,多个用户节点的先验信息在首次迭代译码处理时为0;
第二交织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用户节点的外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得到中继节点的先验信息;
第二译码器组模块,包括多个成员译码器,用于根据中继节点的先验信息和中继节点的信道软信息依次进行迭代译码处理,得到中继节点的外信息;
解交织模块,用于对所述中继节点的外信息进行解交织处理,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先验信息;
判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译码器组模块和所述第二译码器组模块的联合迭代译码处理满足预定的迭代停止条件时,对所述第一译码器组模块输出的后验概率软信息进行硬判决,从而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原始信息。
5.一种基于分布式级联的信道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个用户协同簇中的多个用户节点分别对采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广播至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
所述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得到原始信息,对所述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联合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
所述目的节点根据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和所述第二阶段编码信息进行基于turbo译码原理的多用户联合迭代译码处理,从而得到多个用户节点的原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用户协同簇中的多个用户节点分别对采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用户节点分别对所述原始信息进行基于分组码的信道编码处理,得到包括原始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的第一阶段编码信息,并对所述第一阶段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1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