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556.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虹宇 |
主分类号: | H02N3/00 | 分类号: | H02N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水分子布朗运动发电的发电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类型发电机主要是将太阳能或重力势能或化学能或动能或核能转化为电能,比如,太阳能电池、水电站、火电厂、风力发电机、核电站等。这些发电机都无法利用无处不在且极为丰富的内能发电。这些发电机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发电方法。本发明的原理是,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在整个地球及其大气体积不变且所利用发电的分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即分子势能不变。这时,总体上看,分子动能等于内能。本发明的发电方法将内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能用后,以内能形式散失,实现了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自由流动,有效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且对环境几乎不造成影响。
内能之所以难以利用,在于其太分散,而较容易利用的能,其能量较为集中。以动能为例,一个具有动能的宏观物体,它的所有分子的一个运动方向的分量相同,即宏观物体的运动方向,所以其能量集中,容易利用。而内能分散,以气体为例,其中的分子运动方向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相同的方向分量,所以难以利用。当微小微粒在空气,水等流体中时,同一时间,各方向分子撞击的力大小不一,由于微粒很小,各方向受力不一致所产生的效果明显,导致微粒运动,这种运动便是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了这种运动。介于宏观与微观间的微粒可做布朗运动。一般地,直径小于5微米的微粒在水中可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内能的实例,它证明了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本发明的思路是将内能逐步集中,直至可以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方法,步骤包括:
1)制作发电单元:
先制做一个直径为0.5±10%微米的金属球,球体上连接两根金属丝,金属丝长为2±10%微米,金属丝直径为1/6±10%微米;
再制一根绝缘管,其内径大于金属球的直径,长2±10%微米;管的两端封有网;所述金属球在绝缘管内,绝缘管壁上,沿管的直径方向开有两个长条形开口,两根金属丝分别穿过两个长条形开口;
然后再在绝缘管外加一个磁场,当金属球在绝缘管内沿管的轴向运动时,金属球在管内部分切割磁感线;
最后,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所述金属丝,其中第一导线连接一个二极管,构成发电单元;
2)把多个发电单元并联,二极管的不与导线连接一端连接蓄电池的一极,第二导线连接蓄电池的另一极;
3)把并联的多个发电单元放在水中即可发电。
所述第一导线连接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蓄电池的“+”极,第二导线连接蓄电池的“-”极。所述两根金属丝连接在球体任一直径上;所述两长条形开口的连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金属小球的材质为铜,金属丝的材质为铜。所述蓄电池与二极管及第二导线之间设有变压器。
所述金属球及其连接的金属丝可以看成是一个颗粒,该颗粒的直径小于5微米。
尽管每个单元的电动势和电流都很小,但将很多这样的单元并联,可以得到大电流。再用变压器将电压调到需要的值即可供电。
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用后,以内能形式散失,大规模应用不会使地球降温或升温,几乎无污染。本发明使内能变为可用的能,实现内能到别的形式的能的自由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2是绝缘管及金属球示意图,其中,绝缘管1、金属球2、、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长条形开口5、网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法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发电方法,步骤包括:
1)制作发电单元:
先制做一个直径为0.5±10%微米的金属球,球体上连接两根金属丝,金属丝长为2±10%微米,金属丝直径为1/6±10%微米;
再制一根绝缘管,其内径大于金属球的直径,长2±10%微米;管的两端封有网;所述金属球在绝缘管内,绝缘管壁上,沿管的直径方向开有两个长条形开口,两根金属丝分别穿过两个长条形开口;
然后再在绝缘管外加一个磁场,当金属球在绝缘管内沿管的轴向运动时,金属球在管内部分切割磁感线;
最后,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所述金属丝,其中第一导线连接一个二极管,构成发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虹宇,未经陈虹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