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铂类药物疗效相关基因SNP检测特异性序列和液相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1742.4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森;杨惠夷;何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药物 疗效 相关 基因 snp 检测 特异性 序列 芯片 | ||
原申请的申请号:200910040095.9,申请日:2009-6-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铂类药物疗效相关基因ERCC1、ERCC2、XRCC1和GSTP1的SNP检测的特异性序列和液相芯片。
背景技术
自从1967年顺铂的抗癌活性被发现以来,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出以卡铂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奥沙利铂为代表的第三代铂类药物。铂类是目前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已成为癌症化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铂类药物的疗效虽得到广泛认可,但患者用药后药效的个体差异很大、且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副作用主要是消化系统毒性,常见为恶心、呕吐,还可有肾毒性、肝毒性和骨髓抑制,耳毒性和神经毒性较轻。
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作用于DNA,形成Pt-DNA结合物,导致DNA的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铂类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与患者体内四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关系密切,即ERCC1、ERCC2、XRCC1和GSTP1。ERCC1和ERCC2都是DNA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关键基因,XRCC1是DNA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中的重要因子。GSTP1是一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它通过将有毒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谷胱甘肽结合,起到保护细胞大分子的作用。这四个基因通过参与DNA修复等生理过程,使受铂类化合物破坏的DNA回复正常或使DNA免受破坏,在肿瘤细胞中造成耐药,而在正常细胞中则能够减少毒副作用。因此,专家推荐患者在接受铂类化疗之前,进行相关的基因SNP检测,帮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这样将明显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最常见的造成这四个基因功能减弱的多态性位点分别是ERCC1的C19007T和C8092A,ERCC2的A2282C,XRCC1的G1301A,以及GSTP1的A1578G。在中国人群中,ERCC1-C19007T、ERCC1-C8092A、ERCC2-A2282C和XRCC1-G1301A的基因分布频率分别约为21%、24%、5%和30%;GSTP1-A1578G基因分布频率约21%。大量研究表明,在ERCC1、ERCC2、XRCC1这三个基因中携有一个或以上功能减弱等位基因型的患者,在接受铂类化疗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明显升高,以致治疗效果较差。而GSTP1-A1578G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情况正好相反,遗传基因型为GA或GG的患者,在接受铂类化疗时,对铂类药物的反应率较高、有较好的疗效。因此,通过对这五个常见功能SNP位点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判断是否采用铂类药物或制定个体化用药方式,将能明显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冷锻造模具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