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1885.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官维凌;邓涛;文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7/12;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李国钊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单元 磁力 反向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都是通过机械方式悬挂负重实现补偿,最常见的补偿方式是将补偿装置置于轿底与对重底部的两端,电梯运行时通过补偿装置自身的重量补偿曳引系统两端的重量,如可以在轿底和对重底部设置相互连接的补偿链(补偿缆)。不过上述补偿方式的不足在于:在电梯高速运行过程中,悬挂于电梯轿底与对重两端的补偿链无法避免会发生晃动,这一方面会致使轿厢振动从而影响电梯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补偿链运行时的晃动常常与电梯井道内的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从而损坏电梯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应用该系统的电梯可以根据轿厢和对重的位置输出相应的电磁力对曳引系统两端的重量进行补偿,避免了传统方式中补偿链的存在引起轿厢的振动及对电梯井道部件的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运动单元和导向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还设置有运动单元位置检测器和模拟量转换器,所述运动单元上设置有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和模拟量转换器相连,在运动单元运行时,所述电磁装置配合导向单元产生和该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其中:
导向单元用于限制运动单元的运行轨迹;
运动单元位置检测器用于检测运动单元的位置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单元;
模拟量转换器用于将来自控制单元的位置模拟量转化为电磁装置的驱动信号并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装置为电磁铁,所述导向单元的材质为铁,所述运动单元和导向单元相互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单元和导向单元之间设置有可增大摩擦的附加层。
再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单元为电梯轿厢,所述导向单元为轿厢导轨。
还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单元为电梯对重,所述导向单元为对重导轨。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电磁装置的驱动信号为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影响模拟量转换器输出的信号值强度的因素为运动单元的位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电磁装置产生的电磁力来实现对电梯曳引系统两端重量的补偿,取消了传统补偿中的负重单元,一方面降低了电梯系统自身重量,节约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因负重单元的摆动引起轿厢的振动,增加了轿厢运行舒适感,同时还避免了负重单元在运行过程中的摆动对电梯井道内部件碰撞损坏,使电梯运行性能更加稳定;此外,由于本系统中运动单元的反向补偿力为电磁力,其控制和调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的电磁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轿厢的受力示意图。
图中:1-控制单元;10-导线;2-运动单元;21-轿厢;211-轿厢缓冲器;22-对重;221-对重缓冲器;3-导向单元;31-轿厢导轨;32-对重导轨;4-运动单元位置检测器;5-模拟量转换器;6-电磁装置;60-附加层;61-轿厢电磁装置;62-对重电磁装置;7-螺栓;8-张紧装置;9-曳引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的运动单元的电磁力反向补偿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运动单元2和导向单元3,与控制单元1连接还设置有运动单元位置检测器4和模拟量转换器5,所述运动单元2上设置有电磁装置6,所述电磁装置6和模拟量转换器5相连,在运动单元2运行时,上述电磁装置6配合导向单元3产生和该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其中:
导向单元3用于限制运动单元1的运行轨迹;
运动单元位置检测器4用于检测运动单元2的位置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单元1;
模拟量转换器5用于将来自控制单元1的位置模拟量转化为电磁装置6的驱动信号并输出。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上述电磁装置6为电磁铁,导向单元3为铁质导轨,运动单元2和导向单元3相互接触,为了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和避免磨损导向单元3或电磁装置6的主体,运动单元2和导向单元3之间设置有可增大摩擦的附加层60,鉴于导向单元3的长度较长,上述附加层60最好设置于导向单元3上以延长附加层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1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存发证装置及其发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复合管焊接的包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