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310.5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业;赵建柱;冯艳丽;肖航;王芳;章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5/06 | 分类号: | B60G15/06;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置板簧 汽车 独立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可以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及上述反力所产生的力矩传到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原理示意图,它包括铰接与车架上的上横臂21和下横臂22,上横臂21和下横臂22之间铰接主销23,车轮24通过车轴与主销23连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会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及路面状况发生一定的变形,以图1来说,实线部分为悬架的原始状态,虚线为变形后的状态,不难看出,在悬架变形的过程中,车轮相对于车身来说发生了侧滑,这种侧滑会加剧轮胎的磨损,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还有,麦弗逊式悬架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悬架,这种悬架包括滑动立柱和横摆臂,采用此悬架具有结构简单、非簧载质量小、发动机及转向系统易于布置、能与多种弹簧相匹配及车身高度可调节等优点,但是,其滑动立柱极易磨损,且该种悬架在变形时,主销的定位角和轮距均会变化而产生车轮侧滑,若设计不当,在运动过程中还会出现转向干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车轮侧滑,导致轮胎磨损严重,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包括减振器和板簧,所述减振器包括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内沿该储油缸筒的轴线滑动插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储油缸筒,伸出所述储油缸筒的所述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板簧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储油缸筒内的空腔分隔为上下两个密封的腔体,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两个用于连通上下两个腔体的单向节流阀,两个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导通方向相反。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上下两个所述腔体的上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活塞杆与安装于上下两个所述腔体内的直线轴承对应配合。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所述储油缸筒包括筒体和密封安装于所述筒体上端开口处的轴承端盖,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筒体,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油封。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储油缸筒的一端设置有板簧安装孔,所述板簧的一端插于所述板簧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所述板簧安装孔的上下两壁面上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板簧的上、下表面对应配合。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所述板簧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壁面与板簧左右两侧面之间对应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其中,所述板簧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壁面与板簧左右两侧面之间均设置有板簧偏转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在使用过程中,车轴相对于车架仅有上下相对运动一个自由度,而不发生侧向的滑移,因此保证了车轮定位和避免出现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保证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横置板簧汽车独立悬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架; 2-轴承端盖; 3、7-直线轴承;
4-筒体; 5-活塞; 6、15-单向节流阀;
8-油封; 9-板簧安装孔; 10-板簧;
11-固定套; 12-车轴; 13、24-车轮;
14-活塞杆; 16-环状圈; 21-上横臂;
22-下横臂; 23-主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