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311.X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少昱;代高杰;李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川县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复杂 现场 环境 电杆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杆基座,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用电需求,由于电线杆的栽植处于多种复杂的地段,其中花坛和建筑物旁边、围墙外部、路基边部、城市排供水管网一侧、燃气管道一侧等地埋设较为多见;中国专利申请 “一种可调宽度的电线杆基座”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可调宽度的电线杆基座,包括钢筋混凝土块、螺杆、凸台、连接座、钢管、插杆和钢钎,在钢筋混凝土块的上端设有上部平面,在上部平面的中部设有凸台,在凸台的外缘上部平面的面上设有多个螺杆,在钢筋混凝土块的外缘中部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座,钢管的连接头与连接座铰接,插杆的一端插在钢管的孔内,在插杆的另一端设有圆环,钢钎与圆环插接。”
通过分析上述专利不难发现,该专利对于埋设地段相对宽松地点,可以实现电线杆的防侧倒,但是对于宽度较小但长度较为宽松的地点来说,该专利显然不能适应,并且在只能使用两个钢管与插杆时,所述两个钢管与插杆的支撑力度非常有限,不能确保电线杆的安全和不能杜绝电线杆的侧倒发生;这是由于目前机动车数量很多,部分机动车喜欢在人行道上等活,倒车或开车时,经常出现碰撞电线杆现象,严重时出现电杆断裂,并且造成城市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中国专利申请:专利名称、一种可调宽度的电线杆基座,公开日、2011年6月1日,公开号、CN102080465A。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所述可适应狭窄异形空间的电杆基座通过将钢筋混凝土块设置为长条形,可以适应长条基坑或略带弧度基坑的埋设,尤其是水泥块的结构设置,使得电杆基座具有三个用力点,有效防范冲击带来的电杆基座位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包括钢筋混凝土块、螺杆、钢钎头、弯杆和水泥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呈长方形结构,在钢筋混凝土块的上部面中部设有螺杆台面,螺杆台面的中部设有凸台,在凸台外缘的螺杆台面面上间隔设置复数个螺杆,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凹陷,在钢筋混凝土块的两端分别设有扇形凹陷,所述凹陷上设置的轴孔A贯通至扇形凹陷并且和扇形凹陷下部的轴孔A相对应;所述水泥块呈多角形或花瓣形结构,在水泥块的上部连接弯杆的一端,弯杆的中部设有折弯,使所述弯杆呈90度折弯,在弯杆另一端端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平面,在两平面上设有相互贯通的轴孔B;两个弯杆的另一端分别插入钢筋混凝土块两端面的扇形凹陷中,两钢钎头分别穿入凹陷中的轴孔A、弯杆端部平面的轴孔B和扇形凹陷下部的轴孔A,使水泥块的弯杆与钢筋混凝土块形成摆动连接。
所述的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在钢筋混凝土块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向两端下斜的斜面,所述凹陷设置在斜面上。
所述的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在钢筋混凝土块的前后两面分别设有向内弧面。
所述的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所述钢钎头的上部设有凸出端面,钢钎杆下部的凹陷端面与钢钎头上部的凸出端面插接并通过轴形成铰接,在钢钎杆的上端设有钢钎帽。
所述的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所述扇形凹陷的上下间隙与弯杆端部的两平面之间高度吻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可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的电杆基座,通过将钢筋混凝土块设置为长条形,在长条形钢筋混凝土块的前后分别设置向内弧面,可有效地防止钢筋混凝土块滑动,在钢筋混凝土块两端通过弯杆连接的水泥块可以适应长条基坑或略带弧度基坑的埋设,尤其是水泥块的结构,使得电杆基座具有三个用力点,有效防范冲击带来的电杆基座位移,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尤其适应长条坑的电线杆栽植;本发明适应范围广,成本较低,利于在电力部门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块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钢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弯杆、水泥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川县电业局,未经伊川县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主缸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间结构及其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