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417.X | 申请日: | 201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胜行;小室新太郎;川村聪;工藤圣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1/02 | 分类号: | B65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传真机和/或打印机等所代表的记录装置例如以设置时的节省空间化(尤其是,平面方向的节省空间化)为目的,或者由于其他理由,有时构成为所谓“纵置型”。即,有时构成为设置时的装置高度方向尺寸至少比宽度方向尺寸及进深方向尺寸任一方要大,如此的记录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5。
可是,在记录装置中存在收置纸张的纸盒(有时也称为纸张托盘)相对于记录装置主体装拆自如地设置的情况,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以纵长状态供使用的打印机中供纸托盘可以装拆地构成的装置。
另一方面,作为送出收置于纸盒的纸张的结构,除了利用相对于收置于纸盒的纸张可以进退的捡取滚轮的结构之外,还能够采用使收置于纸盒的纸张向馈进滚轮戽进的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6中,通过利用拉伸螺旋弹簧的力使按压板转动而使记录介质从上部敞开的纸盒突出,使最上层的记录介质抵接于馈进滚轮(进纸滚轮)。由此,相抵接的记录介质通过馈进滚轮输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05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127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05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06-79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05-325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7-191297号公报
如果是水平地收置纸张的非纵置型记录装置,则只要盒前端侧采用为了使纸张抵接于馈进滚轮而大幅敞开的结构即可,但是在纵置型记录装置的情况下,若成为使盒前端侧大幅敞开的结构,则当竖立起盒时纸张会散落。
并且,在如此的构成中采用戽进型馈进结构的情况下,虽然需要进一步使盒前端侧的闭塞部位(盖部)成为可动结构(可以开合),但是若在从装置主体取下纸盒的状态下前述盖部容易敞开,则纸张会从纸盒散落。
如此地,在具备有将纸张收置为铅垂姿态或倾斜姿态纸盒的记录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将纸盒安装于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当竖立起纸盒时纸张散落;在从装置主体取下纸盒的状态下,纸张从纸盒散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特征为:在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具备有在前述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在安装于前述记录装置的状态下将前述被记录介质收置为铅垂姿态或倾斜姿态的被记录介质盒主体、设置于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而送出前述被记录介质的被记录介质盒开口部、设置于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而对使前述被记录介质盒开口部闭合的闭合状态与可以从前述被记录介质盒开口部送出前述被记录介质的敞开状态进行切换的可动部、和在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从前述记录装置取下的状态下将前述可动部锁定为前述闭合状态的锁定部。
根据本方式,则因为具备在被记录介质盒主体从记录装置取下的状态下将可动部锁定为闭合状态的锁定部,所以即使在被记录介质盒主体从记录装置取下的状态下,被记录介质盒开口部也不会容易地敞开,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被记录介质盒主体的被记录介质散落。
本发明的第2方式特征为:在第1方式中,前述锁定部具备相应于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向前述记录装置的安装操作而解除前述可动部的锁定、并相应于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从前述记录装置的取下操作而锁定前述可动部的机构。
根据本方式,则因为锁定部构成为相应于被记录介质盒主体向记录装置的装拆操作而进行锁定或锁定解除,用户自身不必进行锁定或锁定解除,操作变得容易,并且若被记录介质盒主体从记录装置取下则可靠地成为锁定状态,所以能够可靠地得到第1方式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3方式特征为:在第2方式中,在前述可动部形成毂部;前述锁定部具备锁定构件、和蓄势施力构件,所述锁定构件在通过与前述毂部相卡合而锁定前述可动部的锁定位置、和通过解除与前述毂部的卡合而解除前述可动部的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进行位移,所述蓄势施力构件使前述锁定构件向前述锁定位置蓄势施力。
根据本方式,则因为锁定部由锁定构件与蓄势施力构件所构成,所以能够使结构简单且低成本地构成锁定部。
本发明的第4方式特征为:在第2方式中,具备收置前述被记录介质盒主体的框架、和形成于前述框架且与前述锁定部相卡合而解除前述可动部的锁定的卡合构件。
根据本方式,则在记录装置中,能够得到与第2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5方式特征为:在第1~第4方式任一中,设置时的装置高度方向尺寸至少比宽度方向尺寸及进深方向尺寸任一方要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