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668.8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雷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佰理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5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跌打损伤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功效;临床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瘀血疼痛。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跌打损伤、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机动车已经能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非动力交通工具,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治疗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主要以抗感染止痛等治疗,缺乏促进骨折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骨折的历史源远流长,方法多种多样,除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以外,多配合活血消肿,续筋接骨等中药治疗,疗效确切。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此类药物大多含有贵重、稀缺类药材,因此销售价格均较高,普通患者较难接受,妨碍了此类药物的普及。如接骨七里片,其中包括乳香(制)、没药(制)、骨碎补(烫)、熟大黄(酒蒸)、当归、土鳖虫、血竭、硼砂、自然铜(锻)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多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可见,研发治疗跌打损伤类低成本、高疗效的药物是非常必要和具有市场前景。
本发明药物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为治疗原则,经系统研究、科学配伍,研制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多年,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功效的功效,临床上应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瘀血疼痛。另外该药物组合物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本发明药物的另一目的,就是研究出利用该药剂中的11味原料药,制备出性能优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药物制剂,该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三七20-40份 丹参20-30份 补骨脂10-30份
桃仁30-50 红花30-50份 续断10-20份
土鳖虫10-20份 当归10-20份 乳香20-30份
没药20-30份 自然铜(锻)10-30份。
最佳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三七30份 丹参25份 补骨脂20份
桃仁40份 红花40份 续断15份
土鳖虫15份 当归15份 乳香25份
没药25份 自然铜(锻)20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所述的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一般方法将处方中的各味药材按比例进行配伍,按现有制剂工艺制成各种临床适用剂型,所用的各味药材均为市售的经过检验合格的中药材。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2)取三七、土鳖虫、乳香、没药、自然铜(锻)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3)取丹参、补骨脂、桃仁、红花、续断、当归等加6~10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2~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4)将(2)、(3)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糊精等制粒,干燥,灭菌,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即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2)取三七、土鳖虫、乳香、没药、自然铜(锻)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3)取丹参、补骨脂、桃仁、红花、续断、当归等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
(4)将(2)、(3)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糊精等制粒,干燥,灭菌,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即可。
本发明之所以选用上述药材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下述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佰理,未经雷佰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