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谐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926.2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栗原信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百慕大*** | 国省代码: | 百慕大群岛;BM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收音机、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收音机等音频广播的调谐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FM收音机中,将接收广播波的调谐器的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频)频率设定为10.7MHz。并且,使用通过信号的中心频率为10.7MHz的IF滤波用陶瓷滤波器来提取IF信号。
在此,当将IF频率设定为10.7MHz时,RF(Radio frequency:射频)的混频频率(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调谐频率±10.7MHz。图1中示出调谐频率+10.7MHz的频率关系,图2中示出调谐频率-10.7MHz的频率关系。
例如,在通过向上设定将调谐频率76MHz频率变换为IF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混频频率被设定成76MHz+10.7MHz=86.7MHz。
在此,如图4所示,关于日本的FM广播电台频带,规定如下:该日本的FM广播电台频带为76MHz~90MHz,能够以100kHz间隔的广播频率来配置广播电台。86.7MHz的混频频率位于FM广播电台频带内,与86.7MHz的广播电台中心频率一致。
另外,如图5所示,当使用混频器时会产生在天线端混频信号(本机振荡信号)泄漏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为LO泄漏,是通过电容耦合或基板而产生。一般LO(Local Oscillator:本机振荡)泄漏不同于自身的调谐频率,因此LO泄漏不会干扰接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6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多个调谐器的情况下,有时LO泄漏会成为问题。例如,如图6所示,在使用两个调谐器,调谐器1调谐成76MHz,调谐器2接收86.7MHz的情况下,调谐器1的混频频率和调谐器2的接收频率一致。此外,图7中示出设置了多个调谐器的情况的结构图。
在这种情况下,调谐器1的LO泄漏由于对调谐器2的接收频率产生干扰而成为干扰信号。图13示出混频信号的泄漏路径图。
另外,混频频率一般与晶体振荡器等取得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同步而生成。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存在公差,取得PLL同步的混频频率也产生公差。如图8、图9所示,例如当调谐器1的混频频率因公差而偏移1kHz时,对调谐器2的接收频率产生干扰的LO泄漏干扰信号也偏移1kHz。如果在该状态下调谐器2在处于LO泄漏干扰的状态下对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则会引起产生1kHz的噪声的问题。这是因为,如图10所示,干扰信号和调谐器2的调谐中心频率之差的频率作为噪声被解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调谐器,其用天线接收来自广播电台的广播波,在将该广播波与混频信号混频得到中频信号之后对广播波进行解调,该调谐器的特征在于,将与每隔规定频率配置的广播电台中心频率中的任一个频率都相差音频频带以内的听觉上难以听出的频率以上的频率差的混频信号与由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另外,优选的是,将与每隔规定频率配置的广播电台中心频率中的任一个频率都相差音频频带的频率以上的频率差的混频信号与由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即使使用多个调谐器,混频频率的LO泄漏也不会产生对其它调谐器的音频噪声,或者能够降低该音频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调谐频率+10.7MHz的频率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调谐频率-10.7MHz的频率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通过向上设定将调谐频率76MHz频率变换为IF的情况下的频率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日本的FM广播电台频带的图。
图5是表示使用混频器而在天线端产生混频信号泄漏的情形的图。
图6是表示调谐器1调谐成76MHz而调谐器2接收86.7MHz的情形的图。
图7是多个调谐器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调谐器1的混频频率因公差而偏移+1kHz而对调谐器2的接收频率产生干扰的情形的图。
图9是表示调谐器1的混频频率因公差而偏移-1kHz而对调谐器2的接收频率产生干扰的情形的图。
图10是表示调谐器2在处于LO泄漏干扰的状态下对音频信号进行解调的情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未经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