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071.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宇;张智义;金文旭;张乾;张仁波;罗理;李文权;李亚东;陈春梅;刘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取向 电工 高效 牌号 产品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拉伸装置提高高效及高牌号电工钢产品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生产中通过常化处理提高热轧带钢原始组织均匀性并粗化夹杂及二相,提高有利织构组分,以此提高产品电磁性能。在电工钢产品市场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电磁性能指标成为产品研发人员的首要任务。
在冷轧电工钢产品生产中,热轧钢板表面为等轴再结晶组织,中心部位为带状组织,且随着硅含量的提高,等轴组织比例进一步降低;表层等轴晶组织有利织构组分远高于心部带状组织,但常规对热轧板常化处理中,因心部形变量大,再结晶速度高,造成整体常化后,有利组分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拉伸装置对钢板表层进一步加工变形或贮能,以促进表层组织在常化处理中优先发展,得到较好的常化组织,进而提高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电磁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提高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性能的方法适用于冷轧前需进行热轧板常化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常化、冷轧、退火工序,其特点是在热轧后常化处理前增加一道拉伸工序,由一组拉矫装置来实现,对钢板施加的拉力F应满足:S×Rp0.2≤F≤1.2×S×Rp0.2,
其中:S为热轧板横截面面积;Rp0.2为热轧板屈服强度。
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热轧板轧制过程中形成的是以(111)面平行于轧制面的板织构,该不利织构可以遗传到成品,(111)面织构对磁性能不利。本发明在钢带入炉前部位或在开卷机前部位增设一台矫直装置,并与现有冷轧电工钢常化机组焊机前的矫直装置相配合,在两台矫直装置间建立张力,从而使钢板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热轧板一部分晶粒绕<111>晶向旋转,(111)板织构转化为<111>丝织构,<111>丝织构的<111>晶向平行于拉伸方向,从而改善钢板织构。
采用本发明方法,并针对不同牌号高效及高牌号产品的拉伸工艺参数设计,可使各牌号达到最佳临界变形的张力参数,从而促进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拉伸过程还促进了表面粘附铁皮疏松,提高了产品酸洗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Si:2.1%,Mn:0.25%,P:0.13%,S:0.004%,Als:0.34%,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实施例电工钢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钢坯经1150℃加热后轧成2.2mm厚热轧板,热轧板卷取温度为720℃,热轧板经950℃×1.5min常化后冷轧至0.5mm,冷轧板经930℃×2min退火。热轧板屈服强度为395Mpa,热轧板宽度为1020mm。本发明实施例在钢带入炉前部位增设一台五辊矫直装置,与现有常化机组焊机前的五辊矫直装置相配合,在两台矫直装置间建立张力,给常化前钢板施加的拉力F满足S×Rp0.2≤F≤1.2×S×Rp0.2,如实施例1的拉力F=1.1×0.0022×1.020×395=975(kN)。
本发明实施例电工钢的性能见表1。
表1 本发明实施例电工钢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