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内GIS楼面垫层处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778.6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2 | 分类号: | E04F15/12;E04F15/14;E04F1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内 gis 楼面 垫层 处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层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内GIS楼面垫层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GI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压电器配电装置。GIS是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具有很多优点:隔离化学污染、积尘、积雪等外部影响,可靠性高;抗震性能优良;能屏蔽电磁和静电,减少了噪音和无线电干扰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整机装配并以单元的形式运达施工现场,现场施工周期短;维护工作量小,维护方便。但GIS也有自身的缺点,例如设备发生局部故障需要检修时,停电范围大等等。
由于以上优缺点并存,因此,虽然GIS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性更好的GIS技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便利的户内GIS楼面垫层处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户内GIS楼面垫层处理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上铺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铺设有最大粒径不大于15毫米的碎砌块,所述碎砌块上浇筑有细石混凝土面层。
较佳地,所述细石混凝土面层中设置有钢丝网。
较佳地,所述细石混凝土面层的顶部设置有通缝,所述通缝内嵌设有沥青胶泥。
较佳地,所述通缝的宽度为8-12毫米,深度为8-12毫米。
较佳地,所述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40-60毫米。
较佳地,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3毫米。
较佳地,所述碎砌块的厚度为120-180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户内GIS楼面垫层处理结构具有成本低廉、废砌块利用、施工方便等优点,并能减轻楼板结构的变形、裂缝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1,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1上铺设有隔离层2。
隔离层2的厚度为1-3毫米,优选地为2毫米。由于设置了隔离层,使得垫层、面层与结构层相对分离。
隔离层2上铺设有最大粒径不大于15毫米的碎砌块(垫层)3,级配的碎砌块3的厚度为120-180毫米,优选地为150毫米。
利用压碎的废砌块做填充层,废物利用,节约材料,砌块容重较低,减轻了结构层附重,充分做到节能、环保。
碎砌块3上浇筑有细石混凝土面层4,细石混凝土面层4的厚度为40-60毫米,优选地为50毫米。
细石混凝土面层4中设置有钢丝网(图中未示出),以提高面层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在细石混凝土面层4的顶部还设置有通缝5,通缝5的宽度为8-12毫米,深度为8-12毫米。通缝5内嵌设有沥青胶泥。
细石混凝土面层4中设有通缝5,有利于面层遇温度变化时的伸缩。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带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自粘性可打印PVC数码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