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邻苯二甲酰胺长纤包覆增强材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4187.0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冯建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纳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13/04;C08K7/14;B29C7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邻苯二 甲酰胺 长纤包覆 增强 材料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温PPA增强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邻苯二甲酰胺(简称PPA)是一种高强度、高刚性、高耐热、高性能、低吸水性、抗紫外、耐高温(290℃,1.82MPa),低温(-60℃);耐化学性好,尤其耐汽油,油脂和冷却液的能力远比PA66,PA6,PA46强。它还具有优越的环保性能,可达到德国LFGB,美国FDA级食品级标准。因此,其研究和应用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但现有技术中PPA材料的强度、刚度仍然不足以完全替代铝、铜、锌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其应用领域仍有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刚性、高耐温PPA增强材料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邻苯二甲酰胺长纤包覆增强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比称取原辅料:聚邻苯二甲酰胺36~63、浸润剂0.3~0.6、抗氧剂0.4~1.0、加工助剂1.0~2.0;
并进行干燥处理,其中聚邻苯二甲酰胺需用除湿干燥法,露点-40℃,干燥温度130~140℃,干燥时间5~6小时,长玻纤烘干温度120~130℃;
b、将干燥好的聚邻苯二甲酰胺、浸润剂、抗氧剂、加工助剂加入高混机,进行高速混合3~5min;
c、将高混好的原辅料加入到长纤包覆机的双螺杆进料口中塑化,再将长纤维经过模头浸润包覆到材料表面,长玻纤重量占总组份的60~35份,经拉条、切粒,制得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长纤包覆机中双螺杆加工温度为一区280℃、二区300℃、三区310℃、四区310℃、五区310℃、六区320℃、七区320℃,模头温度315~325℃。
原辅料在双螺杆中塑化时间为1~1.5分钟。
模头内物料压力10~15MPa。
步骤c中利用切粒机切成直径3~5mm,长5~12mm的PPA颗粒。
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的原材料及配比,控制特定的工艺条件,从而较好的解决了长玻纤在聚邻苯二甲酰胺中的包覆难题,生产出用玻纤增强的PPA玻纤增强材料,能够完全替代金属材料广泛应用,而且本发明的材料具有可再生性能,所以较之于有限的金属资源具有更长远的使用价值;在以塑代钢上此材料具有极为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详细的了解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效果,提供以下实施例和相应的检测数据。
所用包覆机为科倍隆(南京)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提供,所用原材料都是标准名称或牌号的产品,厂家等详情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按重量份数称取板结晶性聚邻苯二甲酰胺:38份,浸润剂KH550:0.6份,抗氧剂1098和626按1∶2的复配物:1.0份,加工助剂PETS:2.0份。
按下述方法制备复合材料:
a、对原料聚邻苯二甲酰胺进行除温干燥(露点-40℃,干燥温度130℃,时间6小时);
b、将干燥好的聚邻苯二甲酰胺称量加入高温机中,同时加入相应的浸润剂、抗氧剂、加工助剂后高速混合5min;
c、将高混好的原辅料加入长纤包覆机的双螺杆加料口中,进行熔融挤出,也就是塑化;再将经过15m长烘道,122℃烘干的长玻纤加入长纤包覆机模头,进行浸润包覆,玻纤含量通过模头和玻纤的牵引速度调整,经切粒机切成直径3m,长5mm的PPA颗粒。
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段温度为(℃):
一区280、二区300、三区310、四区310、五区310、六区320、七区320,模头温度315℃;
塑化时间,也就是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物料停留时间1.2分钟,模头压力12~15MPa,切粒机牵引速度4~6m/min,控制玻纤含量为60±1。
实施例二
按重量份数称取半结晶性聚邻苯二甲酰胺:39份,浸润剂570:0.6份,抗氧剂1098和626按1∶1的复配物:0.8份,加工助剂硅酮母粒MB50-11:1.9份。按下述步骤制备复合材料:
a、对原料聚邻苯二甲酰胺进行除湿干燥(露点-40℃,干燥温度130℃,时间5.5小时);
b、将干燥好的聚邻苯二甲酰胺称量加入高混机中,同时加入相应的浸润剂、抗氧剂、加工助剂后高混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纳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纳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拌沥青降粘剂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集成LED工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