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玻璃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4981.5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万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银通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0 | 分类号: | C03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52398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玻璃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玻璃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利用保温瓶原理将两片平板玻璃四周密封,在玻璃表面开设抽气孔用于抽真空,再对抽气孔进行封接而形成真空玻璃。目前制作真空玻璃的方法如下:首先将微细支撑物有规律摆放在玻璃上,然后将另一件类似大小的开有抽气口的玻璃合在上面,在玻璃四周打上玻璃焊料,在高温真空炉里面进行玻璃四周的高温封接和加热除气处理,在加热的同时真空炉始终保持产品需要达到的真空度,最后降低温度,通过红外线和激光加热对玻璃表面的抽气口进行熔融封接。
现有的真空玻璃制造工艺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真空状态下没有传热载体,因此真空设备中没有热传导和对流,要将真空炉内四百多度的温度降至常温而又不影响内部的产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另外,现有制造工艺加工的真空玻璃都是在玻璃表面开抽气口,这样就增加了产品之间的上下间隔距离,因而减少了单位体积的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制备工艺,该工艺能够缩短真空玻璃的制造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玻璃制备工艺,用于将一第一玻璃和一第二玻璃制备成真空玻璃,包括原片开介步骤、磨边步骤、开口步骤、清洗步骤、胶层涂布步骤、合片步骤、封接步骤、除气步骤及排气管闭合步骤,所述封接步骤是在连续加热炉中于350℃~500℃进行,所述除气步骤和所述排气管闭合步骤是在真空炉中进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进行所述除气步骤时,真空炉内的温度为200℃~32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开口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玻璃的边侧部设置第一开口,并在所述第一玻璃的一面设置开槽,所述开槽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中;在所述第二玻璃的边侧部相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置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第一开口的设置位置靠近于第一玻璃的角部,所述第二开口的设置位置靠近于第二玻璃的角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不同,且在所述合片步骤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一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合片步骤包括:在所述开槽中设置用于将真空玻璃的内部气体排出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伸进所述第一开口,形成排气口;将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叠合,并在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设置支撑物,使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形成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排气管闭合步骤是在所述真空炉中进行,所述真空炉在对应于所述真空玻璃半成品的所述排气口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元件,通过所述加热元件熔融封接所述排气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在所述排气管闭合步骤,熔融封接所述排气口时在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金属保护片,以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影响所述排气口的周边的密封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真空炉中同时对多块封接步骤制备的真空玻璃半成品进行所述除气步骤或所述排气管闭合步骤,所述加热元件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加热元件分别与各所述真空玻璃半成品的所述排气口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中,所述加热元件为发热线圈、红外线加热元件或激光加热元件。
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将连续加热炉和真空炉相结合,在连续加热炉中于350℃~500℃进行封接步骤,由于连续加热炉具有高效率、高产出的特点,因此利用连续加热炉进行封接步骤,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封接步骤在真空炉内进行的制造工艺,能够大大降低耗费的电能和时间,而在真空炉中于200℃~320℃进行除气步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在高温真空炉中进行玻璃四周的高温封接和加热除气步骤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真空玻璃制备工艺的真空炉内温度只需要加热到200℃~320℃,相应地,真空炉从200℃~320℃降到常温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在真空炉中进行的除气步骤还可以消除玻璃在封接步骤加热时产生的应力,如此,不仅保证了真空玻璃产品的生产连续性,还缩短了真空玻璃的制造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产品的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银通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银通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