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井爆破掘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5181.5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树;杨国梁;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爆破 掘进 方法 | ||
1.一种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A、沿预爆破立井周边布置一圈封闭的定向断裂炮孔,在预爆破岩体中心布置两组不同深度的楔形掏槽炮孔,以楔形掏槽炮孔为中心向外依次布置二圈孔、三圈孔……等主炮孔,直至完成全断面炮孔布置;所述主炮孔的深度小于楔形掏槽炮孔的深度;
B、采用轴向空气间隔装药法,将炸药放入到切缝管中,并将高精度电子雷管插入切缝管内的各段装药中,完成切缝药包的制作;
C、根据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将切缝药包放置到预爆破立井周边的定向断裂炮孔中;
D、根据双楔形掏槽爆破技术和岩石特性,在楔形掏槽炮孔以及主炮孔内进行普通装药,粘土炮泥密封后,依据定向断裂炮孔-较浅楔形掏槽炮孔组-较深楔形掏槽炮孔组-二圈孔-三圈孔-…的起爆顺序,采用毫秒延迟起爆方式,完成全断面一次爆破,实现立井的爆破掘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断裂炮孔之间的间距为400mm~8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掏槽炮孔与地面的夹角为70~8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浅楔形掏槽炮孔组中炮孔深度为2000mm~3000mm,较深楔形掏槽炮孔组中炮孔深度为5000mm~6000mm,两组楔形掏槽炮孔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炮孔的深度小于较深楔形掏槽炮孔的炮孔深度100mm~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缝管的切缝宽度为2mm~6mm,切缝管内径与炸药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相同段别的高精度电子雷管分别插入到各个装药段中,切缝药包装药后的轴向不耦合装药系数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切缝药包装填炮孔的方式为径向不耦合装药,径向不耦合装药系数为1.3~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掏槽炮孔内炸药单耗为1.00~1.40kg/m3;所述二圈孔、三圈孔…等主炮孔内炸药单耗为0.60~1.2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爆破掘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不同深度的楔形掏槽炮孔的上、下方向上还可设有4-6个辅助掏槽孔,二圈孔、三圈孔……等主炮孔围绕在楔形掏槽炮孔和辅助掏槽孔外侧;起爆顺序为定向断裂炮孔-较浅楔形掏槽炮孔组-较深楔形掏槽炮孔组-辅助掏槽孔-二圈孔-三圈孔-…等主炮孔,辅助掏槽孔为普通装药,辅助掏槽孔内炸药单耗为0.60~1.2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1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式LED背光源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