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5430.0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翔;吴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莱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22;H04W48/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呼叫 公共安全 接入 选择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接收紧急呼叫;
步骤B,对主叫用户的呼叫地点进行定位;
步骤C,获取、分析所述呼叫地点的周边救援能力和周边救援资源的情况,并获取、分析公共安全接入点到呼叫地点的路况;
步骤D,根据所述周边救援能力、周边救援资源及路况选择合适的公共安全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是筛选出救援能力和救援资源足够的公共安全接入点,再以筛选出的所有公共安全接入点作为节点,获取、分析所述节点到呼叫地点的路况,根据所述路况计算出所述节点到达所述呼叫地点的最短路径,所述步骤D是将所述紧急呼叫接入所述最短路径对应的公共安全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况计算出所述节点到达所述呼叫地点的最短路径,是根据路段长度、车道宽度、平均车速、瞬时交通量、路面质量及特殊路段阻抗计算出所述节点到达所述呼叫地点需要的时间最短的行车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节点与所述呼叫地点间的交通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在计算最短路径时剔除次要道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呼叫的通信方式及所述定位的方式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以及网络电话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紧急呼叫;
定位系统,用于对主叫用户的呼叫地点进行定位;
约束服务器,包括周边救援能力资源分析模块和最短路径分析模块;
所述周边救援能力资源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分析所述呼叫地点的周边救援能力和周边救援资源的情况,筛选出救援能力和救援资源足够的公共安全接入点;
所述最短路径分析模块用于以筛选出的公共安全接入点作为节点,获取、分析所述节点到呼叫地点的路况,根据所述路况计算出所述节点到达所述呼叫地点的最短路径;
中心交换机,用于将所述紧急呼叫接入所述最短路径对应的公共安全接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呼叫的通信方式包括固定电话,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专用交换机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所述专用交换机接收所述呼叫接收模块转发的所述紧急呼叫并经由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发送给中心交换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呼叫的通信方式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基站、移动交换中心、移动定位中心以及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连接所述基站、移动定位中心以及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呼叫接收模块转发的所述紧急呼叫并发送给移动交换中心;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获得已拨号码、基站的紧急服务路由位、移动用户标识,并将包含初始地址信息的所述紧急呼叫发送给所述移动定位中心;
所述移动定位中心检查通用位参数与所述紧急服务路由位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启动静态预分配计时器开始计时,并等待来自所述移动交换中心的用户位置报告;若到达预设时间后所述移动定位中心未收到用户位置报告,则所述移动定位中心将紧急呼叫定义为基于基站发送,将基站的位置作为所述呼叫地点,并将所述呼叫地点发送给所述约束服务器;若到达预设时间前所述移动定位中心收到用户位置报告,则通过坐标路由数据库获取紧急呼叫地区作为所述呼叫地点,并将所述呼叫地点发送给所述约束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急呼叫的公共安全接入点选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呼叫的通信方式包括网络电话,所述定位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互联网、呼叫路由器、互联网-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网关以及VOIP电话位置信息服务器,所述VOIP电话位置信息服务器连接所述约束服务器,所述互联网-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网关连接所述中心交换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莱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莱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54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间分辨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智能购物系统和智能购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