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酸钙硼螯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6688.2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丙智;安孟林;王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安特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钙硼螯 合叶 面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复合钙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基酸钙硼螯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在作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式存在,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钙与蛋白质结合,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膜构成和降低细胞膜的渗透性起着重要作用,限制细胞液外渗,调节其酸碱度。钙还能促进氮素代谢和碳水化合物转化,减少植物中的硝酸盐,中和植物中的有机酸,对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有解毒作用。
钙在植物体内是以钙离子形式通过木质部与水一起运输至叶、果、嫩梢等器官后,经细胞间传进,钙才能进入这些器官中的每个细胞。由于钙离子带正电荷,运输中受木质部细胞壁上负电荷基团的影响,运输速度远低与水分。还由于土壤中有效钙含量很低,钙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输缓慢,再加之蒸腾作用造成钙在各作物器官分配不平衡等因素,致使我国农作物普遍缺钙。
2007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第八届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处长高祥照介绍,在全国18.51亿亩耕地中,土壤缺乏钙、镁等中量元素的面积约占50%左右,土壤缺硼面积占40%以上,缺锌面积占20%以上,缺锰、铁、铜的面积分别为10%、5%、1%。
我国的中、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硫酸盐和氧化物的单剂,如硼酸、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镁。由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物,喷施一种单剂会阻碍其他微肥的吸收利用;单独分次分批喷施费时费力、肥效低。第二阶段是复配制剂,如几种无机矿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剂。营养元素的简单混合,由于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物,阻碍其他微量元素的相互吸收利用,并且他们不是以螯合态存在,不够稳定,对作物内在品质改善不明显。第三阶段是中、微量元素螯合态微肥,如国内外最常见的柠檬酸微量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腐殖酸微量元素、EDTA,DTPA,EDDHA。这些螯合物稳定性高、避免了拮抗作用、很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对植物、人、畜无毒害,安全可靠。螯合物离解度很小,虽然它们在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活性降低,但这些离子与螯合剂结合却使其可溶性大大增加,易被植物吸收,不会发生拮抗作用。由于络合物将微量元素离子固定了,在各种微量元素的水溶液中,不同离子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可在溶液中共存,且溶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作物对金属螯合物特别容易吸收的原因是因为金属螯合物相当稳定。多齿配体中某个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原子结合后,其余的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的距离减小,它们与中心原子结合的概率便增大。若其中有一配位键破坏,由于多齿配体中其他配位原子仍与中心原子键合着,使得被破坏的配位键较易恢复。多齿配体中的配位原子愈多,配体可动用的配位原子就愈多,形成螯环就愈多,同一种配体与中心原子所形成的配位键就愈多,配体脱离中心原子的机会就愈小,螯合物就愈稳定。因此,作物特别容易吸收金属螯合物。
金属螯合物稳定的因素是由螯合环的大小和数目决定的。绝大多数螯合物中,以五元环和六元环的螯合物最稳定。这两种环的键角是108°和120°。如Ca2+与EDTA同系物(-OOCCH2)2N(CH2)nN(CH2COO-)2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常数随n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五元环的键角(108°)更接近于Ca的sp3杂化轨道的夹角(109°28’),张力小,环稳定。螯合环数目越多,其稳定性越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安特农化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安特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