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楼板用马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7260.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严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兴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3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楼板 用马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中,采用标高拉线或者在砼浇筑过程中依靠操作者实测等方法控制楼板厚度,造成标准难掌握,操作不方便,且很难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致于后期使用过程中钢筋易生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能很方便地控制楼板的厚度,且通过与上下层钢筋的配合,使其不易错位,保证楼板厚度控制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高度等于楼板的设计厚度,柱体的上部设有与相互交错的楼板上层钢筋配合的上层钢筋固定槽,柱体的下部设有与相互交错的楼板下层钢筋配合的下层钢筋固定槽。
本发明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当上层钢筋固定槽安放入楼板上层钢筋时,楼板上层钢筋的最顶点与柱体顶面的距离等于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当下层钢筋固定槽安放入楼板下层钢筋时,楼板下层钢筋的最低点与柱体底面的距离等于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这样能有效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使楼板钢筋得到良好保护,不易生锈。
所述柱体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或截头四角锥体。
为了便于柱体与楼板钢筋进行进一步绑扎固定,所述柱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凹槽,进行绑扎的铁丝与凹槽配合有效防止铁丝移位松动。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快捷;
(2)能很方便地控制楼板的厚度,且通过与上下层钢筋的配合,使其不易错位,保证楼板厚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有效设置上层钢筋固定槽和下层钢筋固定槽的深度,能有效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使楼板钢筋得到良好保护,不易生锈;
(4)通过在柱体侧面设置凹槽,进行绑扎的铁丝与凹槽配合有效防止铁丝移位松动,使柱体与楼板钢筋更好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柱体,2、上层钢筋固定槽,3、下层钢筋固定槽,4、凹槽,5、楼板上层钢筋,6、楼板下层钢筋,7、楼板上层钢筋的最顶点,8、楼板下层钢筋的最低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建筑楼板用马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柱体1;所述柱体1的高度等于楼板的设计厚度,柱体1的上部设有与相互交错的楼板上层钢筋5配合的上层钢筋固定槽2,柱体1的下部设有与相互交错的楼板下层钢筋6配合的下层钢筋固定槽3。
当上层钢筋固定槽2安放入楼板上层钢筋5时,楼板上层钢筋5的最顶点(7)与柱体1顶面的距离等于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当下层钢筋固定槽3安放入楼板下层钢筋6时,楼板下层钢筋6的最低点(8)与柱体1底面的距离等于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
所述柱体1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或截头四角锥体。
所述柱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凹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兴,未经严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2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触头止锁机构的接触器
- 下一篇:地基施工处理的新型打桩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