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聚类挖掘PSE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623.X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风光;董春;袁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挖掘 pse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数据信息的挖掘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间聚类挖掘 PSE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数据是研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发展、军事防卫等 重大问题时必需的信息资源,同时空间数据是由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海量信息构 成的,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抽取有利于决策的数据,是任何基于空间数据的信 息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也非常复杂,成为了制约空间数据 信息系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PSE等技术理念的提出,为空间数据的挖掘开拓 了新的思路。
(1)PSE(问题解决环境)
Rice J R,Boisvert,R F(1996),Gallopoulos Stratis,Houstis Elias, Rice Joh (1994)提出:PSE(Problem Solving Environments)是由提供面向 目标的问题求解能力的计算资源和设施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其目的是构建一个 分析和解决特定领域内复杂问题的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自动或半自动化地选 择求解算法和模块,用户不需要知道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就能够顺利地实现其问 题求解,并借助于丰富的图形化界面以友好的、可视化的形式把结果呈现给用 户。Watson(2002)提出了“问题解决环境”(PSE)的概念,即面向需要解决的问 题,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实现,从而提供解决问题的计算环境。 PSE是继DSS以及GIS之后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是一种集成的计算系统,该系 统根据问题域的要求,能够提供完整的和便利的高水平工具箱用于解决特殊领 域的问题,是GIS的DSS属性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它被要求基于WEB环境对外 部提供的大量数据开展数据挖掘、模拟计算,最后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PSE虽受到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但应用方面仍很有限,能找到的 参考文献也并不多。国外,(Garbowet al.2001,2002,2003)开发了基于网络 的咨询系统,该系统可令用户在客户端服务器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R. Dymond·V.Lohani·D.Kibler·D.Bosch(2003)构建了土地利用变 化分析问题求解环境,它给管理人员和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络接口,使得用户可 以探求一些有意义的土地利用变化问题并且了解这些变化在水文、生态和经济 方面的影响。国内,刘扬(2003)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的PSE,该集成计算 环境既可以从Web直接访问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分析,也可以从Web上直接 输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了分布式的计算;陈瑞卿,周健等(2006) 设计开发了支持轴承设计的问题求解环境,系统提供了轴承类产品设计部分环 节的计算服务;徐俊刚,王军等(2007)构建了一个面向智能建筑的基于网络 的问题求解环境,用户可以不用了解具体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知识就可以利 用它开发分布式智能建筑应用系统,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2)空间聚类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并提出了许多聚类算 法。这些算法可以被分为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方法、基于网格方法 和基于模型方法。
基于划分的方法主要有K中心的方法和K平均的方法。这两种算法都需要 用户指定簇的个数。所谓K中心方法,就是选取K个实际点作为K个簇的中心 位置,然后把其他点分别指派到这K个簇中,在指派过程中,选取离簇中心最 近的这个点作为中心点。所谓K平均方法,就是选取K个实际点作为K个簇的 中心位置,然后把其他点分别指派到这K个簇中,在指派的过程中,计算簇中 所有点的中心位置作为中心,而不是选取其中某个特定点。
层次方法包括凝聚的层次聚类方法和分裂的层次聚类方法。凝聚的层次聚 类采用自底向上策略,首先将每个样本作为一个簇,然后合并这些原子簇形成 越来越大的簇,减少簇的数目,直到所有的样本都在一个簇中,或某个终结条 件被满足。分裂的层次聚类采用自顶向下策略,首先将所有样本置于一个簇中, 然后逐渐细分为越来越小的簇,来增加簇的数目,直到每个样本自成一个簇, 或者达到某个终结条件,例如达到了某个希望的簇的数目或两个最近的簇之间 的距离超过了某个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合式单晶永磁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纤熔融拉锥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