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盘及其组装方法、线圈盘支架、电磁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703.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庆;吴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F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及其 组装 方法 支架 电磁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灶的电磁线圈盘及线圈盘支架。
背景技术
线圈盘是电磁灶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磁灶的热效率。目前常见的线圈盘包括绕线支架、磁条和线圈绕组,在绕线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绕线槽,线圈绕组绕制在绕线支架上表面的绕线槽内,磁条呈辐射状分布于绕线支架的下表面。具体安装时,磁条可以粘贴在绕线支架下表面,也可以在绕线支架的下表面设置卡槽,磁条卡置在卡槽内。更多的技术细节请参见2010年11月17日公布、公告号为CN 2016398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由于电磁灶的功率与线圈绕组的长度密切相关。为获得较大的功率,往往不得不增加线圈绕组的长度与面积,不利于电磁灶的小型化。
另外,传统的线圈绕组通常是通过胶水粘贴在绕线支架表面的绕线槽内,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使得粘贴用的胶水产生有害气味,不利于人体健康。并且由于胶水是裹附在整个线圈绕组的外层,会严重影响到线圈绕组的散热。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盘支架,其可以提供特殊的线圈排布方式,从而提高热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特殊线圈排布方式以提高热效率的线圈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电磁灶。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盘的组装方法,以制得具有较高热效率的线圈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盘支架,包括:
本体;
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线圈槽,所述本体的上、下表面均排布有所述内线圈槽;
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线圈槽,所述外线圈槽环绕至少部分的所述内线圈槽。
可选地,另设有贯通所述本体上、下表面的交替槽,所述交替槽将所述内线圈槽划分为相间隔的两部分。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支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交替槽,所述至少两个交替槽将所述内线圈槽划分为相间隔的至少三部分。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适于相互组装与拆分的两个部件,所述内线圈槽设置在其中的一个部件上,所述外线圈槽设置在另一部件上。
可选地,所述外线圈槽仅排布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或仅排布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外线圈槽至少局部地贯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均设有线圈出入槽,以利于线圈进入或退出内线圈槽或外线圈槽;与位于下表面的内线圈槽相连通的线圈出入槽设有线圈防脱钩。
可选地,所述内线圈槽或/与外线圈槽的内槽口的宽度小于外槽口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内线圈槽呈同心圆状,所述外线圈槽呈旋涡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圈盘,包括:
如前所述的线圈盘支架;
以盘绕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线圈盘支架的内线圈槽、外线圈槽内的线圈;
用于为所述线圈提供磁场的磁条。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支架以熔压的方式固定线圈于内线圈槽、外线圈槽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具有如前所述线圈盘的电磁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线圈盘的组装方法,包括:
将线圈缠绕在线圈盘支架的一个表面的一圈线圈槽内;
使所述线圈进入所述线圈盘支架的另一表面,将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盘支架的所述另一表面的一圈线圈槽内;
使所述线圈进入所述线圈盘支架的所述一个表面,将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盘支架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另一圈线圈槽内;
依前述步骤,使所述线圈交替地缠绕在所述一个表面与所述另一表面的线圈槽内。
可选地,贯通所述线圈盘支架形成有交替槽,以连通所述一个表面与所述另一个表面,所述交替槽将位于所述一个表面与所述另一表面的线圈槽均分割为相分离的两部分;利用所述交替槽,所述线圈在所述一个表面与所述另一表面的线圈槽之间实现交替地缠绕。
可选地,另包括,以熔压的方式将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一个表面与/或所述另一表面的线圈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盘支架背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适于容纳线圈的线圈槽,在后续绕线过程中,线圈可以排布在线圈盘支架的所述两个表面,从而在不增大线圈盘支架面积与线圈密度的情况下,增加线圈的长度,提高线圈盘的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