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7819.9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泰之;芦崎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纱机 纤维 集束 装置 | ||
1.一种在牵伸部件中一对最终输出罗拉的下游位置处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该装置包括:
抽吸管,其具有带抽吸槽缝的引导表面;
引导部分;以及
透气传送带,该透气传送带在旋转的同时围绕所述抽吸管和所述引导部分缠绕,从而传送所述纤维束,其中
所述抽吸槽缝包括相对于所述抽吸槽缝的宽度方向面向彼此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用作聚集所述纤维束的引导边缘,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以及所述抽吸槽缝的上边缘限定宽阔部分,所述宽阔部分的槽缝宽度大于所述抽吸槽缝中处于所述宽阔部分下游的部分的槽缝宽度,所述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宽阔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更靠近所述引导边缘,并且所述第二端点更靠近所述第二边缘,并且所述第一端点沿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位于所述第二端点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最终输出罗拉包括前部下罗拉,
所述抽吸管具有面向所述前部下罗拉的面向表面以及使得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面向表面彼此连接的弯曲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端点位于所述弯曲表面更靠近所述引导表面的部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最终输出罗拉包括前部下罗拉,
所述抽吸管具有面向所述前部下罗拉的面向表面以及使得所述引导表面和所述面向表面彼此连接的弯曲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端点位于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弯曲表面和所述引导表面之间边界的下游处的部分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征在于:通过弯曲金属板来形成所述抽吸管,并且在限定所述抽吸槽缝的侧壁中,至少位于所述上边缘处的侧壁沿所述金属板的厚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征在于:所述上边缘以直线方式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边缘包括沿所述引导边缘从所述第二边缘的下游端延伸的下游部段,并且
所述第二边缘的上游端的位置相对于相交处朝向所述引导边缘移位,其中该相交处是通过延伸所述第二边缘的所述下游部段获得的假想线与沿所述抽吸槽缝的宽度方向沿所述抽吸槽缝的所述上边缘延伸所获得的假想线的相交处。
7.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束集束装置中使用的抽吸管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金属平板对应所述引导表面的部分内形成抽吸槽缝;并且
在形成所述抽吸槽缝之后,弯曲所述平板以使得所述平板呈管状并且具有预定横截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8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下一篇:具有自动断尾和恢复功能的双向中继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