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009.7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亮;王晓亮;张雁滨;杨雨顺;汤剑锋;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1/86 | 分类号: | C07C251/86;C07C249/16;A01N37/40;A01P1/00;A61K31/16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草 酸酰腙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香草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广泛存在于胡黄连、高丽参、蜂胶、白蒿等众多中药材中。香草酸具有抗氧化、抗菌、调节神经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是胡黄连、白蒿的主要抗菌成分。
酰腙类化合物是由酰肼与醛或酮缩合而成的一类特殊的Schiff碱类化合物,比普通的Schiff碱化合物稳定。近年来研究发现含有-CONHN=CH-基团的酰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杀菌、消炎、除草、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某些酰腙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在医药、农药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对香草酸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酰腙类衍生物,增强其抗菌活性,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的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类新型的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它具有如下通式:
式中,R1=R3=H,则R2=F;
R1=R2=H,则
一种制备上述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于50ml乙醇中加入20g香草酸溶解,缓慢滴入3ml浓硫酸,80℃回流,反应8-10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干溶剂,加入20ml乙酸乙酯,饱和氯化 钠洗涤3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快速柱层析得无色透明油状液体香草酸乙酯。
步骤2:20ml乙醇溶解香草酸乙酯,加入水合肼(85%)30ml,80℃回流,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后大量白色固体析出,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乙醇洗涤3次除去水合肼,在乙醇中重结晶得白色针状固体,过滤,干燥,得香草酸酰肼16g。
步骤3:取步骤2中得到的酰肼1mmol和等物质的量的一种取代苯甲醛加到5ml乙醇中溶解,滴入3滴乙酸,常温下反应4-6小时,析出白色固体,即香草酸酰腙类化合物。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新型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本发明的香草酸酰腙类衍生物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E)-N’-(3-氟苯甲亚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酰肼的制备
将1mmol香草酸酰肼和1mmol 3-氟苯甲醛溶于5ml乙醇,滴入3滴乙酸,常温下反应4-6小时,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干燥,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目标 化合物。白色粉末,产率95%,Mp104-106℃;1H NMR(300MHz,DMSO-d6):3.85(s,3H);6.86-6.89(d,J=4.13,1H);7.24-7.29(t,J=4.22,1H);7.42-7.57(m,5H);8.44(s,1H);9.72(s,1H);11.71(s,1H).MS(ESI):289.27(C15H13FN2O3,[M+H]+).Anal.Calcd for C15H13FN2O3:C,62.50;H,4.55;N,9.72.Found:C,62.40;H,4.54;N,9.80%.
实施例2:(E)-N’-(4-苄氧基苯甲亚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酰肼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