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法兰涂塑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201.6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亚;瞿海德;季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海德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兰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法兰连接涂塑复合钢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涂塑钢管多采用法兰连接。法兰结合面的密封一般采用橡胶密封垫圈,施工安装技术要求高、速度慢,且由于法兰连接孔的位置和角度的施工,难以实现标准化备件管道的生产。特别是由于橡胶密封垫圈抗老化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一般2-3年就需更换一次,既费工又费时,特别是对于地埋管道和高空管道的维修更换更加困难。现有技术均试图使用焊接来替代传统的法兰连接,提出的解决方案大都采用了不锈钢内衬套管,这些方案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且难以消除腐蚀盲点之不足。
中国专利2842129号公告“焊接式涂塑钢管”则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在碳钢管接头处内插10至20cm长度的白钢套管,现场安装时实施管道焊接。但由于起到抗腐蚀作用的白钢套管厚度很薄,在现场安装时对位的技术要求高,施工甚为困难;而且在现场焊接时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焊条及两种不同的焊接方式来完成不同材质的焊接。该技术焊接难度大,费工费时,难以保证现场焊接的质量,特别对于大孔径管道更加困难。另外对于内衬白钢套管与主管道的吻合和密封工艺也要求较高,消除腐蚀盲点较为困难。
中国专利101776190A号公告“涂塑钢管内壁免修复的焊接连接工艺”提出了与中国专利2842129号公告“焊接式涂塑钢管”近似的方案。该方案将不锈钢套管在接口部实施了翻边处理,然后在现场用不同材质的焊条进行焊接。该方案与2842129号公告“焊接式涂塑钢管”相比,虽在现场焊接的对位要求上有了改进,但也存在相同的困难。对于不锈钢钢套的翻边处理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特别是按照该方案之说明,焊接时依然需要采用不同材质的焊条,而且由于翻边的影响,存在有减少焊接处有效壁厚,降低管道整体强度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法兰涂塑管道。
相应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无法兰涂塑管道,包括:碳钢管主体,不锈钢接头、对接焊缝、衬塑层、衬塑定位环和现场对接焊缝,所述不锈钢接头对焊于所述碳钢管主体的两端,用于连接其他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钢管主体内壁附有所述衬塑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衬塑层两端分别设有所述衬塑定位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管道无需法兰连接,即具备了整体钢管的机械强度,又具有了塑料的耐腐蚀性。与既有产品相比,有效地消除了防腐盲点,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钢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接头;2、对接焊缝;3、碳钢管;4、衬塑层;5、衬塑定位环;6、现场对接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就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无法兰涂塑管道包括:碳钢管主体,不锈钢接头、对接焊缝、衬塑层、衬塑定位环和现场对接焊缝,所述不锈钢接头对焊于所述碳钢管主体的两端,用于连接其他管道;所述碳钢管主体内壁附有所述衬塑层,在所述衬塑层两端分别设有所述衬塑定位环。
施工时,不锈钢接头1是用与碳钢管同等焊度的不锈钢材料加工制成;对接焊缝2在工厂产品出厂前已加工好;碳钢管3为本发明的主管材;衬塑层4构成碳钢管的衬塑复合层,衬塑定位环5主要用于衬塑过程中对衬塑层位置的限位,同时又起到衬塑层不易被流体冲刷而导致涂层剥离的一个措施;现场对接焊缝6是本发明在施工安装过程需要焊接的部位。
由于采用焊接技术,高强度且无需法兰连接,所述涂塑钢管既具备了钢管的机械强度,又具有塑料的耐蚀性能。连接方式采用不锈钢接头对焊连接,从结构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法兰连接方式,方便了施工现场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管道可根据现场管道长度需要进行任意切割加工,解决了法兰连接管道制作长度的限制,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管道的安装速度。由于省却了法兰制作和安装时的法兰孔的位置限制,也便于配件标准化的生产与加工。与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焊接涂塑管道专利之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制作和现场安装的技术精度要求,施工方便快捷,有较好的施工可行性和质量保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海德,未经瞿海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