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烟气脱硫装置处理浓盐水的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9366.3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辉;苏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烟气 脱硫 装置 处理 盐水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盐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废水零排放在我国的工业领域日渐频繁提及。火电行业废水“零排放”正成为一种硬指标被提出,钢铁行业经过废水“零排放”企业试点之后,正在行业内逐步推广,并成为各种规划审查中的重要指标。工业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既可最大限度的减小对外部水环境的污染,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取水量,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钢铁企业生产废水经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可采用反渗透工艺脱盐,反渗透产水作为工业新水回用,反渗透产生的浓盐水不外排即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因此浓盐水的处置是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关键。目前浓盐水的处置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将浓盐水用于不外排废水的终端用户,如钢铁企业的原料场洒水、烧结混料、水渣补水、钢渣闷渣等用户,该方法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及腐蚀设备的风险,同时,当浓盐水用户停止用水时浓盐水无出路,必须外排,并不能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另外一种做法采用蒸发结晶技术,将浓盐水进行蒸发结晶,该做法可以持续的处理浓盐水,对其他单元无影响,但是投资巨大、运行费用昂贵,目前在国内推广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烟气脱硫装置处理浓盐水的工艺及系统,在有效处理浓盐水的同时,减少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脱硫装置处理浓盐水的工艺,将一部分浓盐水输送至烟气脱硫装置的脱硫剂制备系统,参与脱硫剂的制备,将脱硫剂和另一部分浓盐水喷入烟气脱硫装置的脱硫塔,与烟气接触反应,使浓盐水蒸发结晶并使烟气温度降低。
进一步,所述烟气脱硫装置为循环流化半干法脱硫装置,烟气进入脱硫塔反应后,含有反应生成物粉尘颗粒的烟气从脱硫塔排出,经过净化处理后经烟囱排出;
进一步,所述脱硫剂的制备过程为生石灰与浓盐水进行消化反应,生成消石灰溶液;
进一步,所述烟气为烧结烟气;
进一步,所述浓盐水为钢铁企业生产废水处理中反渗透产生的高含盐量废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脱硫装置处理浓盐水的系统,包括脱硫剂制备系统、就地脱硫剂箱、浓盐水泵、就地浓盐水箱、喷枪和脱硫塔,所述浓盐水泵的出口分别与脱硫剂制备系统和就地浓盐水箱连通,所述脱硫剂制备系统与就地脱硫剂箱连通,所述喷枪的入口分别与就地脱硫剂箱和就地浓盐水箱连通,喷枪的喷嘴伸入脱硫塔内。
进一步,所述脱硫剂制备系统包括消化机、输送机和生石灰仓,所述生石灰仓通过输送机与消化机连通,所述消化机与浓盐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消化机的出口与就地脱硫剂箱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主抽风机、回料装置、收尘装置、储灰仓、增压风机和烟囱,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入口与主抽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脱硫塔的烟气出口与收尘装置、增压风机和烟囱依次连通,所述收尘装置的排尘口与回料装置连通,所述回料装置分别与脱硫塔和储灰仓连通;
进一步,所述主抽风机的出口通过进口挡板门与脱硫塔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主抽风机的出口还设有与烟囱连通的烟气旁路管道,所述烟气旁路管道上设有旁路挡板门;
进一步,所述增压风机的出口通过出口挡板门与烟囱连通,所述增压风机的出口还设有与脱硫塔的烟气入口连通的烟气再循环管道,所述烟气再循环管道上设有再循环挡板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浓盐水的处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浓盐水进行脱硫剂的制备,在实现浓盐水减量化的同时,减少了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工业水的消耗量,同时,浓盐水的弱碱性还可以起辅助脱硫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浓盐水喷入脱硫塔中,利用烟气对浓盐水进行蒸发和结晶,不仅充分利用了烟气的余热,而且还进一步减少了因喷水降温而需要的脱硫装置工业水用量;本发明在原有脱硫装置的基础上仅增加一些浓盐水输送泵及管道即可用于处理浓盐水,因此浓盐水处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远低于单独设置浓盐水处理设备的费用,在实现烟气脱硫的同时,真正的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