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9549.5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登安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A61F7/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颈椎病 防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颈椎疾病领域,经常会用到医用医用可调发热线直接贴敷在患者病痛处来消炎镇痛,但是往往存在效果不够理想。如何在消炎镇痛的功效基础上还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起到治疗和预防颈源性头晕,头痛成为本发明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本发明能起到消炎镇痛,舒经通络的功能,及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和与颈套相连的搭攀,所述的颈套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颈套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且所述的颈套与低频电磁脉冲仪相连。
所述的低频电磁脉冲仪通过电线分别于医用可调发热线和磁性电极片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及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包括颈套1和与颈套1相连的搭攀2,所述的颈套1内侧贴有医用可调发热线3(低压电发热),颈套1内侧底部安装有电极片5;且所述的颈套1与低频电磁脉冲仪4(发出低频脉冲磁场)相连。所述的低频电磁脉冲仪4通过电线分别于医用可调发热线3和磁性电极片5连接。使用时,将颈套1套在颈部后侧,利用搭攀2固定,使医用可调发热线3刚好位于颈椎处,并将颈套1上的磁性电极片5对应人双侧的大杼风门穴位置(属于太阳膀胱经)。本实施例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的医用可调发热线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而磁性电极片的设置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
利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进行临床实验可知本发明具有能起到消炎止痛,舒经通络的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功能的特点。
详见实验数据表1—6,表1—6为对6个经检查患有二支动脉痉挛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28-48 cm/s;椎动脉(右)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28-48 cm/s;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s,平均流速31-51cm/s。其中表1患者女,年龄37;表2患者男,年龄37;表3患者女,年龄56;表4患者女,年龄35;表5患者女,年龄40;表6患者男,年龄41。表中1为轻度,2为微重度,3为重度。
由表1-6可见,表1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明显好转;表2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3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表4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5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6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
详见实验数据表7—11,表7—11为对5个经检查患有动脉痉挛和舒张同时存在的病人进行使用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前的临床表现和使用4-8周后的临床表现对照表。其中椎动脉(左)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28-48 cm/s;椎动脉(右)收缩峰速正常值为40-60cm/s,平均流速28-48 cm/s;基底动脉收缩峰速正常值为50-70cm/s,平均流速31-51cm/s。其中表7患者女,年龄60;表8患者男,年龄34;表9患者女,年龄40;表10患者女,年龄55;表11患者男,年龄65。
由表7-11可见,表7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明显好转;表8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9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0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治愈;表11患者通过本发明的双功能颈椎病防治仪治疗4—8周后显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登安,未经刘登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9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