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沼渣制成的高效微生物有机肥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0048.9 申请日: 2011-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2320893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发明(设计)人: 常华;马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 常华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F5/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马英
地址: 743000 甘肃省定西市***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制成 高效 微生物 有机肥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具体指利用具有农业肥料作用的沼气副产物--沼渣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微生物功能菌等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机药肥,主要应用于马铃薯、中药材以及蔬菜种植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规模的沼气工程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兴建,并形成了以“四位一体”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生态模式,使沼气技术跳出了原来单一的能源建设的小天地,开始进入了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天地,沼气、沼液、沼渣的使用效果明显提高,已成为发展清洁能源、持续农业的一项重要途径。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剩余的半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氨基酸、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其基本用途是作土壤改良剂、农作物基肥和追肥、配制花卉和蔬菜育苗营养土、栽培食用菌、养殖蚯蚓和黄鳝等,但未见有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功能菌和农药来增强其使用效果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沼渣制成的高效微生物有机肥,通过在沼渣中加入一定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功能菌增强其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沼渣制成的高效微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沼渣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功能菌、粘结剂和崩解剂,其重量配比如下:所述沼渣为30.0~85.0%,植物生长调节剂0.001~3.0%,微生物功能菌0.1~1.0%,粘结剂为0.5~1.0%,崩解剂为3.0~10.0%,其余为在化肥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其它助剂和填料。

所述高效生物有机肥按农药或化肥生产的常规工艺均可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对种子的发芽试验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采用砂床覆盖方法对马铃薯、中药材当归种子进行发芽的生态毒性试验。

本发明各配方对马铃薯、中药材当归种子发芽率试验结果为:发芽率分别为96.0 %~98.6%和94.4%~98.8%。

结论:本发明对马铃薯、中药材当归种子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药材当归种子的发芽率与本发明各配方之间“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实验剂量条件下对马铃薯、中药材当归发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大田试验

用本发明对马铃薯进行种植试验,以市售马铃薯专用复合肥作对比试验,设施农家肥对照,不设重复,以验证本发明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处理方案为:

A、本发明60 kg+尿素10 kg+钾肥10 kg+农家肥1500 kg;

B、马铃薯专用复合肥40 kg+尿素10 kg+钾肥10 k+农家肥1500 kg;

C、农家肥1500 kg对照。

试验结果见下表。

 

从表1可看出,处理A的出苗期和开花期均比常规用肥处理B的早,茎叶枯黄期却晚于处理B,明显优于处理C,说明处理A马铃薯的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增加淀粉含量。

 

从表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的马铃薯处理A无论产量还是产值均明显优于常规施肥的处理B和处理C,而且淀粉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马铃薯、中药材以及蔬菜种植中。

综所上述,本发明与现有的常规复合肥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富含有机质、氨基酸、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和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高效微生物功能菌,可明显提高沼渣的肥效,减少沼渣的用量,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

(2)本发明可有效疏松土壤,减轻土壤酸化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从而起到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淀粉含量比常规施肥提高近3%。

(3)施用本发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节约施肥种植成本。

(4)施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作物出苗率,延长作物生长期,比常规施肥亩产量提高350kg以上,亩产值增加9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

所述沼渣为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后的副产物,自然晾干至含水量约小于10%即可。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酚钠、或者芸苔素内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是其中二者的任意比混和物;

所述微生物功能菌为巨大芽孢杆菌;

所述粘结剂为黄原胶;

所述崩解剂为农用尿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华,未经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