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q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0655.5 申请日: 2011-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3048648A 公开(公告)日: 2013-04-17
发明(设计)人: 张冰尘;洪文;吴一戎;蒋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S7/36 分类号: G01S7/36;G01S13/9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周国城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sub 成像 雷达 方位 模糊 抑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成像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成像处理中方位模糊的抑制方法,是一种基于lq(q∈(0,1])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雷达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利用合成孔径技术得到高方位分辨率。由于方位向天线方向图存在旁瓣,方位向的多普勒频谱不是严格带限的,经过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采样后模糊信号的能量混叠进主成像区域,造成方位模糊,降低成像质量,所以方位模糊是成像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lq(q∈(0,1])正则化是一类稀疏信号建模及处理方法。它结合了优化理论中经典的正则化方法以及近几年成为研究热点的lq范数在稀疏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利用信号稀疏性等先验信息作为正则项(惩罚项),通过对原数据模型进行良态修正,获得真实信号的最优稳定解。当q等于1或者0.5时,利用阈值迭代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模型。

利用方位向雷达回波模型构建方位模糊抑制的观测矩阵,并采用lq正则化方法重建场景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可以抑制方位模糊,提高成像的质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降低数据量。

对背景技术的了解可以参考下面文献以及其中相关的文章。

[1]John C.Curlander,Robert N.Mcdonough,‘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John Wiley & Sons,Inc,1991.

[2]D.L.Donoho,‘Compressed sensing’,IEEE Trans.Inform.Theory,2006,52,(4),pp.1289-1306.

[3]E.Candès,J.Romberg,and T.Tao,‘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IEEE Trans.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2,no.2,pp.489-509,2006.

[4]JoséM.Bioucas-Dias,and Mário A.T.Figueiredo,‘A New TwIST:Two-Step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s for Image Restoration’,IEEE Trans.on Image Processing,vol.16,no.12,pp.2992-3004,20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lq(q∈(0,1])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以解决雷达成像中出现的方位模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lq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S1:根据成像雷达参数、雷达与观测场景的几何关系,及天线方向图的信息,构造可抑制方位模糊的观测矩阵;

步骤S2:建立基于lq正则化的重建模型,用基于lq正则化的重建算法,得到抑制方位向模糊的雷达图像。

所述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其所述步骤S1中,包括:

步骤S1a:根据方位向雷达回波模型可构造一维抑制方位模糊的观测矩阵Ha

步骤S1b:根据二维成像雷达的回波模型可以由步骤S1a方法扩展得到二维成像雷达的抑制方位模糊的观测矩阵H2d

步骤S1c:当场景目标稀疏时,对所进行的步骤S1a和步骤S1b,可采用均匀降采样、随机降采样及随机调制积分降采样。

所述的成像雷达方位模糊抑制方法,其所述步骤S1a中,包括步骤:

步骤S1a-1:根据方位向雷达回波模型,来自场景目标的方位向信号写为:

ra,x(η)=Gt(η-ηcx)·Gr(η-ηcx)·SDop(η,x)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