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粉及其制作方法、制作装置和散热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1277.2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磁新型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22F1/00;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陆敏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作方法 制作 装置 散热 | ||
1.一种铜粉的制作方法,其至少包括熔炼处理和雾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处理是在1220℃至1350℃的温度下对纯铜进行熔炼,并在熔炼过程中增氧操作;所述雾化处理在所述熔炼处理之后进行,是利用锥形喷头对上述熔炼所得的铜熔液进行雾化并得到铜粉,所述锥形喷头的喷射顶角为30度至5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喷头由4至45个排列成圆环形的喷嘴组成,且所述喷嘴的直径大于2.0mm而不超过5.0mm,喷嘴内的水压力为2MPa至10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操作后铜熔液中的氧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至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含量的质量百分比进一步限定为0.2%至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操作是在熔炼过程中向所述铜熔液中吹氧或吹空气。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数量为21个至60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处理和雾化处理之后,再对所述铜粉进行干燥处理及还原处理,所述干燥处理通过脱水机干燥方式或升温让水分蒸发的方式或前述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方式,所述还原处理是在300℃至600℃的温度条件下利用氢气或氮氢混合气体对铜粉进行还原。
8.一种铜粉的制作装置,包括熔炼铜原料的熔炉、盛放熔炉内铜熔液的漏包、对所述漏包内的铜熔液进行雾化处理的雾化装置及一铜粉收纳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的熔炼温度为1220℃至1350℃,所述漏包的底部设有一孔径为4mm至10mm的漏孔,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一锥形喷头,该锥形喷头包括4至45个排列成圆环形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射顶角为30度至55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粉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设有朝向自漏孔内流出的铜熔液喷射的液态纯水,且喷嘴的直径为大于2.0mm而不超过5.0mm,喷嘴内的水压力为2MPa至10MP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粉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数量为21个至60个。
11.一种铜粉,其特征在于:该铜粉的松装密度为0.8g/cm3至2.0g/cm3,且主要由非树枝状形状不规则的单颗粒铜粉组成,所述铜粉颗粒的表面粗糙并设有孔洞或裂缝。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铜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的振实密度为1.2-2.5g/cm3,其经振实并在980℃烧结30分钟后的孔隙率大于6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铜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的粒度为18目至500目。
14.一种散热件,包括金属材质的散热主体及覆盖于所述散热主体的铜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层的厚度为0.2mm-10mm,该铜粉层为松装密度为0.8g/cm3至2.0g/cm3的铜粉,且铜粉主要由形状不规则的单颗粒铜粉组成,所述铜粉的振实密度为1.2-2.5g/cm3,其经振实并在980℃烧结30分钟后的孔隙率大于63%。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的粒度为18目至5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磁新型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元磁新型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i2223氧化物超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传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