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铸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1722.5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浦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铸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铸模。
背景技术
汽油机、压缩机等的活塞一般由铝合金浇铸成型,浇注模的结构设计对活塞浇铸质量至关重要。现有的铝活塞浇注模通常采用底注上抽芯的金属模,其模体分为左右两部分,模腔外侧有浇、冒口和泥芯固定孔。由于金属模体传热快,工件在浇铸成型过程中冷却收缩也较快,往往因材料来不及补充而造成工件出现缩松、砂孔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该浇注模中工件浇铸容积与浇冒口容积比一般为不大于1:1.2,浇铸后废料较多,造成材料的浪费,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活塞铸模,防缩松、防砂孔,节省材料,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活塞铸模,包括模体和泥芯,模体沿剖分面分成左右两部分,中央为圆柱状模腔,所述模腔垂直于剖分面的两侧均设有泥芯固定孔,泥芯吊挂在模腔中;模腔沿剖分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副冒口且其中一侧设置有浇道;模腔周围对称设置有保温孔,其中靠近副冒口的保温孔孔径大于靠近泥芯固定孔的保温孔。
进一步,所述模腔内工件浇铸容积与模体上浇冒口容积之比为1:(0.5~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在模腔周围设有保温孔,靠近副冒口的保温孔孔径大于靠近泥芯固定孔的保温孔,进一步的可在靠近泥芯固定孔的保温孔内填充保温材料,有效降低了金属模体的传热速度,使工件在浇铸成型过程中冷却收缩减慢,合金材料得到有效补充,从而避免缩松和砂孔现象,提高了活塞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除去泥芯后,即模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一种活塞铸模,包括模体1和泥芯,模体1沿剖分面分成左右两部分,中央为圆柱状模腔3,所述模腔3垂直于剖分面的两侧均设有泥芯固定孔7,泥芯通过泥芯固定孔吊挂在模腔中;模腔3沿剖分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副冒口2且其中一侧设置有浇道4;模腔3周围对称设置有保温孔,该保温孔为端口在模体底部的垂直盲孔,其孔深超出泥芯固定孔的水平中心面20mm,其中靠近副冒口的为12个大保温孔5,靠近泥芯固定孔的为16个小保温孔6,大保温孔5直径为12mm,小保温孔6直径为10mm。使用时,可设置模腔内工件浇铸容积与模体上浇冒口容积之比为1:0.6,进一步的可在靠近泥芯固定孔的保温孔内填充保温材料如石棉,有效降低了金属模体的传热速度,使工件在浇铸成型过程中冷却收缩减慢,合金材料得到有效补充,从而避免缩松和砂孔现象,提高了活塞质量;同时,浇铸容积与浇冒口容积之比明显优于现有铸模,可减少废料,因而节省材料,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