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球形端面光纤微麦克逊干涉的高温传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1897.6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如;王飞舟;吴根柱;彭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00 | 分类号: | G01K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210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球形 端面 纤微 麦克 干涉 高温 传感 方法 | ||
1.基于球形端面光纤微麦克逊干涉的高温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一个输出波长覆盖1500nm至1600nm的宽带光源、一个光耦合器、一个工作波长覆盖1500nm至1600nm的光谱分析仪、一个带有球形端面的光纤高温传感头;
所述的带有球形端面的光纤高温传感头,其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将单模光纤的输出端口和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的输入端口以光纤熔接方式连接;在单模光纤和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熔接点距离100微米~500微米的地方,利用普通商用的光纤熔接机将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熔断,从而形成一个带有球形端面的光纤高温传感头;
步骤(2)将宽带光源的输出端口与光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光纤连接,光谱分析仪的输入端口与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光纤连接,光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和一个带有球形端面的光纤高温传感头光纤连接;
步骤(3)将光纤高温传感头置入需要测量温度的环境中,当宽带光经过单模光纤和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熔接点的时候,将在之后的空心光子晶体光纤分成在外围的包层模式和中间的芯层模式两部分的光;之后在球形光纤端面的反射作用之下,两部分的光回到单模光纤和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熔接点的时候行程了干涉,这就构成了微麦克逊干涉,其干涉峰值对应的波长为
其中为空心光子晶体光纤包层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为空心光子晶体光纤芯层模式的有效折射率;由于L,,均为温度的函数,因此温度变化的时候就会引起干涉峰值对应的波长,从光谱分析仪测量获得波长有变化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温度的变化为:
其中为常数,可以根据空心光子晶体光纤参数计算出来;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干涉峰值对应的波长的漂移来确定施加在空心光子晶体光纤上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8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