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校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2154.0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泳;樊凡;周波;梁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32 | 分类号: | G06K9/3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红外 成像 系统 均匀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匀校正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能好,大气穿透能力强,适应多种特殊场合。目前广泛使用的红外成像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系统中光学部分把红外场景聚焦到红外焦平面上;另一类是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系统由光机扫描和线列红外焦平面两部分够成,系统把场景沿扫描方向逐步映射到红外成像线列上。
无论是在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中还是在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中,受到制造工艺的影响,红外焦平面各个像元的响应并不一致,存在非均匀性,在图像中表现为固定样式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简称为FPN),导致红外图像信噪比低,图像质量差。因此需要对红外图像进行非均匀校正处理去除FPN。由于FPN在时域上存在漂移特性,基于场景的自适应校正方法能够从非均匀性的表现形式出发进行校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响应漂移带来的校正误差,不要求或只需要简单地标定,根据场景信息自适应地更新校正系数。
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基于场景的自适应校正方法有时域处理算法、空域处理算法和基于运动估计的处理算法,但这些方法的提出都是针对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提出的,而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中使用的非均匀校正方法还未受到重视。直接把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中的非均匀校正方法运用到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浪费了大量的存储资源;导致收敛速度慢;没有考虑到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的噪声特点,会导致处理的图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校正方法,其占用存储资源少,收敛速度快,处理的图像质量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扫描型红外成像系统的非均匀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红外探测器获取红外视频流,并设置L=1;对红外视频流的第L帧图像进行垂直于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分割,以形成k个区域,并保证每个区域中沿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大于或等于3;设置m=1;判断第L帧图像的第m个区域是否为第一帧图像的第1个区域;若第L帧图像的第m个区域是第一帧图像的第1个区域,则设置n=O,并读取线列探测器每个像元的增益系数初值G0(i)和偏移系数初值O0(i),i表示不同的像元;根据增益系数Gn(i)和偏移系数On(i)对第m个区域中每个像素进行非均匀校正,以得到非均匀校正结果;对第m个区域中每个像素的非均匀校正结果执行邻域中值处理,以得到非均匀校正期望结果;根据第m个区域中每个像素的非均匀校正结果和非均匀校正期望结果,使用最陡下降法对增益系数Gn(i)和偏移系数On(i)进行处理,以得到Gn+1(i)和On+1(i);设置n=n+1;判断是否已经处理完所有k个区域;若已经处理完所有k个区域,则将k个区域的所有像素的非均匀校正结果进行合并,以得到第L个帧的红外校正图像;设置L=L+1,并重复对红外视频流的第L帧图像进行垂直于扫描方向上的图像分割,以形成k个区域,并保证每个区域中沿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大于或等于3的步骤。
本发明的非均匀校正方法还包括步骤:若第L帧图像的第m个区域不是第一帧图像的第1个区域,则读取第m个区域中每个像素的增益系数Gn和偏移系数On。
本发明的非均匀校正方法还包括步骤:若还未处理完所有k个区域,则设置m=m+1,然后返回判断第L帧图像的第m个区域是否为第一帧图像的第1个区域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相机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成像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