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2404.0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富连;谢生荣;张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巷大 直径 管路 采空区 密闭 瓦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瓦斯的抽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采空区瓦斯的抽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瓦斯赋存条件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高瓦斯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需求,原有的较为适应高瓦斯煤层开采的U+L型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采用U+L型通风系统,经常出现采空区上隅角、瓦斯尾巷与回风流中瓦斯超限频繁等问题。现有的采空区抽采主要对采空区顶板裂隙发育区进行抽采,且其抽采流量小,不能有效干扰采空区渗流场。采空区埋管抽放对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有较大的作用,但对治理尾巷瓦斯浓度超限作用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该方法抽采采空区瓦斯量大,且抽采负压远高于通风负压,能对采空区瓦斯渗流场形成有效干扰,阻止采空区深部和上位高浓度瓦斯向上隅角与回风流涌入。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将采空区划分成多个采空子区;建立从进风巷经由综采工作面到回风巷的第一瓦斯通道;在瓦斯尾巷中铺设瓦斯抽采管道;密闭瓦斯尾巷与所述多个采空子区之间的横贯;在对应于所述多个采空子区的密闭横贯中设置连通所述瓦斯抽采管道的多个支管系统,以便形成从进风巷经由所述多个采空子区、支管系统到瓦斯抽采管道的多个第二瓦斯通道,实现采空区深部与所述综采工作面附近区域的同时抽采。
其中,多个采空子区包括从综采工作面起直至远离综采工作面的主抽采子区、亚抽采子区和次抽采子区;所述多个支管系统包括分别对应于主抽采子区、亚抽采子区和次抽采子区的主抽采支管系统、亚抽采支管系统和次抽采支管系统。
特别是,主抽采子区、亚抽采子区和次抽采子区通过横穿密闭横贯的主抽采支管系统、亚抽采支管系统和次抽采支管系统连通所述瓦斯抽采管道。
其中,亚抽采子区和次抽采子区的长度范围为40~80m。
特别是,亚抽采子区的前沿相距综采工作面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亚抽采子区的长度,且小于2倍的亚抽采子区长度。
特别是,相邻所述支管系统之间的距离为40~80m。
特别是,主抽采支管系统、亚抽采支管系统和次抽采支管系统分别包含至少一条支管,支管的直径为200~380mm。
特别是,瓦斯抽采管道的直径大于1000mm。
特别是,瓦斯抽采管道中形成其负压值远高于回风巷负压的负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发明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采用超大直径管路替代尾巷排瓦斯功能,并将超大直径管路通过穿过横贯的多条支管系统与采空区连通,将采空区与瓦斯尾巷隔离的同时对采空区进行抽采,该方法抽采采空区瓦斯量大,且抽采负压远高于通风负压,能对采空区瓦斯渗流场形成有效干扰,阻止采空区深部和上位高浓度瓦斯向上隅角与回风流涌入;该方法避免了采空区与瓦斯尾巷之间的直接连通,避免采空区瓦斯直接流入瓦斯尾巷,彻底解决了尾巷瓦斯浓度超限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采空区;1a-主抽采子区;1b-亚抽采子区;1c-次抽采子区;11、12、13-横贯;2-进风巷;3-综采工作面;4-回风巷;5-瓦斯尾巷;6-瓦斯抽采管道;7a-主抽采支管系统;7b-亚抽采支管系统;7c-次抽采支管系统;8-煤柱;9-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的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发明的尾巷大直径管路横接采空区密闭抽采瓦斯的方法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
将采空区1划分成从接近综采工作面3到远离综采工作面3的主抽采子区、亚抽采子区和次抽采子区1a、1b、1c;
建立从进风巷2经由综采工作面3到回风巷4的U型瓦斯通道;
在瓦斯尾巷5中铺设瓦斯抽采管道6;
密闭瓦斯尾巷5与三个采空子区之间的横贯11、12、13,使得瓦斯尾巷5与采空区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