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镁合金/生物陶瓷仿生复合支架及其快速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2539.7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连芩;李涤尘;靳忠民;刘亚雄;贺健康;李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2 | 分类号: | A61L27/42;A61L27/50;A61F2/28;B22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镁合金 生物 陶瓷 仿生 复合 支架 及其 快速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孔镁合金/生物陶瓷仿生复合支架的快速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由创伤、肿瘤、先天畸形等因素造成的大面积骨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实施的骨缺损修复手术超过220万例,我国每年骨缺损或骨损伤的患者约有350万,全国肢体不自由患者1500万人以上,其中由于缺乏重建手术和骨替代材料,导致300万人截肢。我国每年个体匹配骨骼的市场总额至少在五千万元以上。骨组织工程为骨缺损的永久性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构建综合性能优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是实现骨缺损最终修复的关键。
材料方面,生物陶瓷、可降解聚合物已被证实难以单独满足多孔骨支架的力学强度要求,近年来重点研究的生物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改善了支架的初始强度,但降解过程中陶瓷与高分子存在相分离倾向,导致机械强度迅速丧失。镁及其合金具备常规金属所缺乏的降解性,体内安全性高,通过调节孔隙率和孔径可满足不同部位骨缺损的强度要求,具有成为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力,但存在生理环境下腐蚀过快的问题。可见,单从材料学角度出发,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架的初始力学强度,却难以解决其体液环境中的结构与力学稳定性问题。材料只有在合适的结构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越的性能,但是目前对支架力学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结构单元几何形状,这种单一的设计可以提高支架的初始强度,但未考虑体液环境下的力学稳定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骨支架植入早期力学强度与稳定性不足,强度退化率与骨重建过程不匹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孔镁合金/生物陶瓷仿生复合支架的快速成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首先根据患者骨缺损部位的具体情况借助于反求工程和CAD技术进行骨缺损部位外形相关性和微结构仿生设计,并利用CAE分析软件对支架的受力以及内部形变与流体力学特性和结构进行修改形成具有互不连通的初级和次级两级管路的内部微结构的仿生支架的CAD模型;
2)将去离子水、甘油、有机单体、交联剂混合成预混液,其中甘油的质量占预混液总质量的20%,有机单体的质量占25-30%,交联剂和单体质量比为1∶8,余量为去离子水,然后向预混液中逐批加入陶瓷粉末和分散剂制备成陶瓷浆料,其中陶瓷粉末的体积与预混液的体积比为1∶1,分散剂含量为陶瓷粉末质量的0.3%,然后倒入球磨罐中在球磨机上球磨2h,再加入质量为预混液质量1%的光引发剂,进一步球磨1h得到生物陶瓷浆料;
3)将支架的CAD模型数据转换为STL格式文件,并将STL数据导入RPData软件对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输入到激光快速成形机,采用快速成型机自身的分层软件对设计的支架模型进行分层,分层厚度为0.1mm,然后将配置好的生物陶瓷浆料倒入快速成型机的槽中,制作生物陶瓷框架;
4)将熔融镁合金通过真空吸铸的方法浇铸到制作成的生物陶瓷框架的次级孔隙结构型腔中,冷却凝固后得到多孔镁合金/生物陶瓷复合结构骨支架。
所述的有机单体为丙烯酰胺、甲基-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己二酸二酰肼。
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二亚甲基二丙烯酰胺、N,N-二丙酮基丙烯酰胺或二亚苄基丙酮基丙烯酰胺。
所述的陶瓷粉末为Beta-磷酸三钙(β-TCP)、Alpha-磷酸三钙(α-TCP)、磷灰石、碳酸钙或氧化铝。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铵。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
所述的激光快速成形机的激光器的波长为355nm;光斑直径为0.2mm;填充扫描速度为2000mm/s;填充向量间距为0.15mm;支撑扫描速度为900mm/s;轮廓扫描速度为3000mm/s;补偿直径为0.25mm。
所述的熔融镁合金是通过真空吸铸的方法浇注到陶瓷支架中的,在浇注过程中利用六氟化硫(SF6)作为保护气体,使浇注环境充满六氟化硫以避免熔融镁液与空气接触。
按照本发明成型方法得到的多孔镁合金/生物陶瓷仿生复合支架的内部微结构由两级管路组成,初级管路满足组织生长与营养代谢需要,次级管路内填充镁合金,增强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重采样粒子滤波算法
- 下一篇:感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