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叶式汽车全景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2726.5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誉;隋军;李国林;李宏华;韦兴民;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04 | 分类号: | B60J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叶 汽车 全景 天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天窗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可像百叶窗一样收起展开,可获得较大视野和采光范围,以及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的百叶式汽车全景天窗。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车型设计中,天窗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普通天窗和全景天窗,全景天窗以它广阔的视野,时尚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美中不足的是,全景天窗并不能完全打开。由于现有天窗的活动窗盖通常是一个整体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面积,当活动窗盖打开时,车顶必须要有同样大的面积来容纳它,这就决定了活动窗盖,同时还有可打开的窗口的面积是有限制的,不会超过车顶面积的一半。因此,现有的全景天窗要么就是全封闭不能开启,视野虽好却不能通风换气;要么就是只能部分开启,开启面积有限。公告号为CN1911696B的发明于2010年5月12日公开了一种在车辆顶部的全景玻璃上的天窗安装结构,设置于全景玻璃的内侧,全景玻璃的周边固定于车辆顶部的金属顶板上,该结构是在全景玻璃上开设天窗孔,在天窗孔内装有天窗,天窗的本体与金属顶板之间通过固定件相连接的结构来固定。本发明使得车辆内部采光效果较好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车辆内部通风效果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不能同时解决车内具有较好采光效果和能够充分通风换气的问题,同时它的使用稳定性还比较高,但他还是受现有技术的局限,天窗打开面积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全景天窗无法开启或只能部分开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全景天窗百叶式开启,获得较大视野和开放面积的百叶式汽车全景天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叶式汽车全景天窗,包括设于车顶的天窗孔、若干个可移动的天窗百叶板单元、移动滑轨、百叶板倾斜机构、百叶板输送机构及到位检测装置,所述的天窗百叶板单元设于天窗孔内并逐个排列,各天窗百叶板单元与移动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滑轨设于天窗孔两侧,所述的天窗百叶板单元包括可倾斜的天窗百叶板,以及可与所述百叶板输送机构连接及脱离的电磁离合装置,所述百叶板输送机构设于天窗孔侧边之外,到位检测装置设于天窗孔的首、尾两端,所述的天窗百叶板单元间还设有接近检测装置。在百叶板倾斜机构驱动下,各天窗百叶板可被联动地偏转一定角度,使天窗百叶板从接近水平状态倾斜翘起,所述电磁离合装置可根据控制指令接通或断开天窗百叶板单元与所述百叶板输送机构的连接,天窗百叶板单元与百叶板输送机构连接起来时,就可以发指令通过百叶板输送机构将各天窗百叶板朝天窗孔一端移动,当第一个天窗百叶板抵达天窗孔一端后,设于此处的到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目标并发出反馈信号,第一个天窗百叶板单元的电磁离合装置便切换状态,使该天窗百叶板单元与百叶板输送机构脱钩分离,不会与天窗孔孔壁抵触并卡阻整个百叶板输送机构的运行,而此时其它的天窗百叶板仍然鱼贯而行,待第二个天窗百叶板接近第一个天窗百叶板的停止处时,所述的接近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个天窗百叶板到位,就又发出反馈信号,第二个天窗百叶板单元的电磁离合装置也断开与百叶板输送机构的连接使第二个天窗百叶板单元失去前行动力,照此循环,所有天窗百叶板最终可如百叶帘一般全部倾斜着收叠于天窗孔一端,由于天窗百叶板倾斜时比平躺时占地面积要小得多,倾斜角度越大占地越小,因此全部天窗百叶板收拢时只是遮挡一小部分的天窗孔,使得天窗敞开面积远大于现有技术中天窗能开启的面积,让车内明亮通透,大视野、高采光性和高透气性三者兼得。
作为优选,移动滑轨为U形槽结构,天窗百叶板单元还包括滚轮轴和设于滚轮轴上的滚轮,滚轮轴突出地设于每个天窗百叶板侧边的中前部,滚轮嵌设于移动滑轨内。滚轮对称地设于各天窗百叶板两侧,每对滚轮间距与移动滑轨U形槽底的间距适配,移动滑轨便可对滚轮进行轴向限位,使滚轮只能在U形槽内滚动,从而实现天窗百叶板沿移动滑轨的滑移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百叶板倾斜机构包括前倾斜杆、后倾斜杆、横杆及倾斜度调节气缸,前倾斜杆和后倾斜杆等长且平行,二者顶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顶上,前倾斜杆和后倾斜杆的底端分别与横杆的前端和后端铰接,倾斜度调节气缸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车顶上,倾斜度调节气缸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前倾斜杆与横杆的铰接部。前倾斜杆、后倾斜杆、横杆与车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使横杆与车顶的垂直距离随之改变。此处倾斜度调节气缸提供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形变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2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速器装配的吊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绝缘纸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