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不干胶一次性连续生产的复合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4200.0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旭东;姜国云;陈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现代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0 | 分类号: | B41F19/00;B32B37/06;B32B37/10;B32B37/12;B32B3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不干胶 一次性 连续生产 复合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不干胶一次性连续生产的复合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干胶印刷技术应用方面,均以单层单一产品功能为主,其生产技术和装置均以单层生产、单一材料、单独工艺生产为主流,其产品主要有不干胶贴纸、不干胶粘纸、产品标签等等。当这种单层产品的应用不同于现行产品主流的情况下,多采用多次离线生产、多次复合工艺、多种材料分别施工生产的方式进行,多层产品在应用过程中一般都具备有专用品性质,其具有特殊性要求,即对制造过程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具有高要求,由此而产生出针对于产品的工艺和技术的要求。由于多种不同纸张、多种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可塑性物理性质,故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也不尽相同,由此而导致过往生产设备和装置均以完成单一工艺并适应单一应用为主的离线制造方式来生产,即需要在一台或多台过往生产设备和装置上往复粘贴、印刷,不能实现连续性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多层产品不能到达所需的要求,质量较差,生产工艺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不干胶一次性连续生产的复合生产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良好而有效的多种材料、多层复合的不干胶产品生产效果,而且能同时实现连续在线一次完成的生产效果,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拓展产品市埸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层不干胶一次性连续生产的复合生产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脚,机架的一端为放卷机构,放卷机构的上部连接有纠偏机构,机架上设有左右设置的多组印刷色组,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之间设有施胶装置,施胶装置通过多根调节螺杆置于机架的上方,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上部之间设有侧进纸装置,靠近最右端的印刷色组的机架上设有施压装置,施压装置中设有第三辊轮,第三辊轮的外围设有多个压轮,机架上还设有模切装置,模切装置置于施压装置的右侧,模切装置中设有多组左右设置的辊轮组,模切装置中还设有第四辊轮,第四辊轮设在最右侧的辊轮组的右侧,第四辊轮上方设有刀筒模具,模切装置的上方设有用于收取表层废料的模切废料卷取装置,模切装置下方设有用于收取边料的第一废边清理装置,模切装置与第一废边清理装置之间通过通气管相通,模切装置的右侧设有用于收取边料的第二废边清理装置,第二废边清理装置也置于机架上,靠近机架的另一端设有收料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胶装置设有胶液加热槽,胶液加热槽中设有游走式可变速回沟辊,胶液加热槽的下方设有真空虹吸腔,真空虹吸腔的下方设有恒压腔,恒压腔的下方设有定量定速喷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侧进纸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辊轮、翻转辊、两个第二辊轮、轴承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上部之间,第二转轴置于第一转轴的前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均设在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中的一组印刷色组的侧壁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均设在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中的另一组印刷色组的侧壁上,第一转轴横向设置,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成45°夹角,第一转轴上套有第一辊轮,第二转轴上套有翻转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下方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二辊轮,两个第二辊轮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组印刷色组中的另一组印刷色组的侧壁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以在纸印刷品的印刷加工过程中,在现有轮转式印刷机的基础上,实现连续性生产多层、多材质的特殊要求的不干胶产品,从而拓展产品品种、延伸不干胶产品的使用范围、增加新的使用环境和对象,特别易于满足特殊不干胶产品的需求,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施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架、2-放卷机构、3-纠偏机构、4-印刷色组、5-施胶装置、6-调节螺杆、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第一辊轮、10-翻转辊、11-第二辊轮、12-施压装置、13-第三辊轮、14-压轮、15-模切装置、16-辊轮组、17-第四辊轮、18-刀筒模具、19-第一清废装置、20-通气管、21-第二清废装置、22-收料台、23-胶液加热槽、24-游走式可变速回沟辊、25-真空虹吸腔、26-恒压腔、27-定量定速喷嘴、28-支脚、29-第一纸张、30-纸面、31-轴承座、32-第二纸张、33-模切废料卷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现代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通市现代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