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复合生物灭螺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14684.9 申请日: 2011-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2499256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杨小红;光晓元;刘金库;吴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 池州学院
主分类号: A01N59/16 分类号: A01N59/16;A01N37/40;A01N25/08;A01P9/00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471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复合 生物 灭螺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灭螺药物制备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纳米银复合生物灭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迄今全球有7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感染人数约2亿,受感染威胁的人数逾6亿。解放以来,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先后有广东、福建、浙江省和广西自治区及上海市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但目前尚有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四川和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有血吸虫病流行,感染人数约84万。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重流行区的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在3%至5%,但局部地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可高达68%。长江流域的血吸虫多为日本血吸虫,而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杀灭钉螺是公认的防治血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荐开发使用灭螺剂,有关灭螺研究现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众多关注。

化学药物灭螺是控制钉螺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措施。氯硝柳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唯一化学灭螺药物,也是我国现阶段正在使用的化学灭螺药。但该药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水溶性差、悬浮率低、极易堵塞喷药器具,不能快速、有效地抑制钉螺上爬,并可导致靶生物的抗药性增高,用药成本提高。同时,还由于作为一种化学药物,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会引起环境污染,对水生动物也存在一定毒性,常常影响水产养殖用水的供给,因此难以被老百姓乐于使用。近年来,WHO积极推荐开发使用生物灭螺剂,有关生物灭螺研究现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注。自从1933年,Archibald R.G首次报导了利用 Balanites aegyptiace的果实能够灭螺以来,人们不断地探索新的灭螺植物资源。现已有1000余种植物被用于灭螺活性试验,并筛选出一些对钉螺具有较强毒杀作用或对钉螺繁衍有抑制作用的植物。其中,银杏树(Ginkgobiloba)作为我国特有树种,拥有世界总量的70%以上。安徽省池州地区是历史上有名的血吸虫重灾区,同时银杏树植物资源得天独厚,在我们当地很早以前,山区农民就有将银杏树的树叶和银杏果外种皮直接扔在低洼池塘灭螺的做法,虽然有一点效果但非常有限,然而植物腐烂发臭却严重污染了水质环境。银杏酸作为银杏树外种皮和银杏叶中的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对水环境无污染,还具有能有效抑制钉螺上爬逃逸的独特杀螺优势,能够与环境兼容生物降解,因此在杀灭钉螺方面倍受人们的普遍关注。例如,复旦大学毛佐华等人成功分离纯化了银杏酸5 种同系物单体,并研究了其杀灭钉螺的作用。但地方防疫机构在使用银杏酸灭螺过程中发现,单纯银杏酸作为生物杀螺剂使用,不仅提取困难成本高,而且其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扩散等原因造成有效成分浓度极不稳定,很多喷洒区域达不到有效杀灭浓度。因此,如何实现银杏酸的高效利用,成为摆在广大科研工作者面前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报道来看,大多是从银杏酸与其它植物杀螺剂或者化学杀螺剂(NM)联合使用的角度提高杀螺效果,其出发点往往只是两种灭螺剂的简单加和,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银杏酸的利用效率,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来说并无实质性进展。

银杏外种皮是加工银杏果实食品白果的废弃物,成本极低,纳米银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功能材料,因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等,而广泛用于催化、防静电、低温超导、生物传感器等众多领域,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普通银所不具有的更为优异的生物特性,它能够以纳米颗粒状态进入生物体的循环系统并分布于全身,有时还能通过某些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进入到普通银粒子所无法到达的组织中,它作为一种理想的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性能早已被公认,但它还可以与一些生物灭螺材料进行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构建具有特殊靶向性的药物释放体系,产生纳米生物协同效应,并对钉螺器官产生显著毒性作用,却鲜为人知。

联合用药是现今灭螺剂发展趋势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新的灭螺剂发展方向,迄今为止,尚未有过此类灭螺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纳米银复合生物灭螺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银杏外种皮干粉60000-100000份,超细碳酸钙200000-300000份,蔗糖50000-100000份,淀粉100000-200000份,阿拉伯树胶粉80000-120000份,水溶性纳米银4-8份,其在制备时将所述的水溶性纳米银加水标定配制成浓度为36-40mg/L的纳米银水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学院,未经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