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4931.5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建国 |
主分类号: | C11B1/08 | 分类号: | C11B1/08;C1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麦 榨取 油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昆虫生产油脂的方法,属于生物提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脂肪,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蝇蛆、蚯蚓、黄粉虫和蟋蟀等昆虫饵料。
从大麦虫幼虫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看,其幼虫在动物蛋白饲料方面的开发应用和利用大麦虫蛋白开发食用及滋补保健品方面均有相关报道,但大麦虫幼虫的油脂利用研究则较少。从化验分析看,大麦虫幼虫成分中含有一定的油脂,成熟大麦虫幼虫含油脂31.2%,未成熟幼虫含油脂27.5%,所以大麦虫幼虫的油脂利用应该有一定价值,该方法利用油脂代替能源,甚至开发出高级油脂用于医药、化工、保健食品等。
申请号为200610014445.0公开了一种提取蝇蛆油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浸提法,经过石油醚浸提、固液相分离、减压蒸馏等步骤,最后得到油脂。该方法工序较多,而且须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操作较繁琐;加工时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石油醚易燃、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且生产成本高;影响油脂及粗蛋白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使得提取虫源性油脂工艺简化、经济实用。
本发明所述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麦虫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再加热到50~70℃,烘烤至水分含量在3%以下,烘烤后的大麦虫装入榨油机中压榨,榨油机榨膛温度保持在90~120℃,将其中60%以上的油脂压榨出来,将压榨后得到的油脂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0~20min,冷却后即可得到精炼油脂。
本发明所述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其具体实现步骤技术方案为:
a.将养殖的大麦虫活体放入流动水池中清洗除污、除杂,在50~70℃下烘烤3~5min后收集,再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
b.在50~70℃的温度下再次烘烤至水分含量在3%以下;
c.将大麦虫装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压榨时榨油机榨膛温度保持在90~100℃,进行两次压榨.笫一遍压榨将大麦虫70%以上的油脂压榨出来,得到油脂和饼粕,将饼粕装入螺旋榨油机中进行二次压榨,再压榨山10%以上的残余油脂,饼粕经碎粉至2mm做为高蛋白饲料。
d.得到的油脂可作为燃料油代替能源,或将油脂经过滤、消毒后,包装后作为化工、医药原料油脂使用。
所述的压榨为两次,由于大麦虫皮质较厚,韧性好,破坏其细胞比较困难,所以采用螺旋榨油机压榨,第一次将大麦虫70%以上的油脂压榨出来,第二次将饼粕送入榨油机,将残余的油脂压榨出来。
所述的消毒处理包括用活性炭吸附,经脱色、除杂、除臭和过滤,再将油脂加热至120~130℃并保温10~20min,冷却后即可得到精炼油脂。
所述的饼粕碎粉至2mm以下,用作高蛋白饲料。
本发明所述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大麦虫易饲养,廉价易得,采用热压榨方法将其加工成油脂,该方法和浸提法相比,出油率高、杂质少,油脂中的非油脂成分(磷脂和维生素等不皂化物)残留较少,避免了溶剂残留,处理工艺较简单;工艺简单,投资少,得到的油脂中粗脂肪含量可达98.3%以上,该油脂可代替燃料油直接使用,也可用于化工原料;经精炼处理后可作高级油脂,用于医药、化工、保健食品等方面,所得饼粕可用作高蛋白饲料,利用产生的油脂代替部分能源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一种大麦虫榨取油脂的方法。
实施例1
利用大麦虫生产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养殖的大麦虫活体放入流动水池中清洗除污、除杂,在70℃下烘烤5min后收集,再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0%以下;
b.在50℃的温度下再次烘烤至水分含量在3%以下;
c.将大麦虫装入螺旋榨油机压榨,由于大麦虫皮质较厚,韧性好,破坏其细胞比较困难,所以采用螺旋榨油机压榨,压榨时榨油机榨膛温度保持在90℃,进行两次压榨.笫一遍压榨将大麦虫70%以上的油脂压榨出来,得到油脂和饼粕,将饼粕装入螺旋榨油机中进行二次压榨,再压榨山10%以上的残余油脂,饼粕经碎粉至2mm做为高蛋白饲料。
d.得到的油脂可作为燃料油代替能源,或将油脂经过滤、脱色、除杂、除臭和过滤,再将油脂加热至120℃并保温10min,冷却后即可得到精炼油脂,包装后作为化工、医药原料油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建国,未经康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