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5127.9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奉瑾;刘庆伦;刘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普润斯电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应 充电 理论 大功率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设备充电领域,主要涉及大功率,快速充电领域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或电动单车越来越普及,一个普遍的问题随之而来,就是如何解决充电问题,如果一台车一台充电器,就会有很大的浪费。而且,开车在外,万一电池用光,而车上又没备用电池,则给使用者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申请人针对此种情况,申请人设想在公路的旁边设置充电站,在充电站中有很多备用电池,当电车的蓄电池的电快用光时,将车开进充电站,将电池取下放进充电站里,同时从充电站拿一个电池来使用。这样又快又好地使用电动汽车。
本发明涉及的是充电站里的一种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电方便的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中设置有初级绕组2,还包括有可拆分的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在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中设置有次级绕组4,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和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上设有可将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安装定位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上的并使初级绕组2与次级绕组4进行耦合从而传递能量的定位结构5。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5包括有设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两侧边的凸导条51和设在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两侧边的导槽52,所述凸导条51卡在导槽52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导条51的上表面为平直表面,凸导条51的下表面为倾斜表面;所述导槽52的上表面为平直表面,导槽52的下表面为与凸导条51下表面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表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导条51下表面的倾斜表面向下倾斜,所述导槽52下表面的倾斜表面向上倾斜。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的一端设有数字显示系统6和开关系统7以及电路控制系统8。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2和次级绕组4之间的距离在0.3-0.8mm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初级绕组2和次级绕组4之间的距离在0.5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利用感应式充电技术是将变压器的输入电感与输出电感分别绕在两组不同的磁芯上面,即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通过磁芯间的间隙,来进行耦合、传递能量。其中,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组安装壳体可固定安装在充电站上,而次级绕组与被充电原件固定在一起,随车走。这样将要充电的电池从车中拿下来,放置到初级绕组安装壳体上即可充电。结构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理论的大功率感应式充电器,包括有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中设置有初级绕组2,初级绕组2包括有初级线圈和磁芯。还包括有可拆分的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在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中设置有次级绕组4,次级绕组4包括有次级线圈和磁芯。
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和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上设有可将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安装定位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上的并使初级绕组2与次级绕组4进行耦合从而传递能量的定位结构5。即通过定位结构5将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放置到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上后,使初级绕组2与次级绕组4进行耦合从而实现传递能量。
具体来说,所述定位结构5包括有设在初级绕组安装壳体1两侧边的凸导条51和设在次级绕组固定外壳3两侧边的导槽52,所述凸导条51卡在导槽52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凸导条51的上表面为平直表面,凸导条51的下表面为倾斜表面;所述导槽52的上表面为平直表面,导槽52的下表面为与凸导条51下表面倾斜方向相反的倾斜表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凸导条51下表面的倾斜表面向下倾斜,所述导槽52下表面的倾斜表面向上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普润斯电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普润斯电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小儿肛注器
- 下一篇:一种给脊柱后凸病人做普外手术用充气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