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6478.1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7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咸士玉;李玉贵;陈延伟;王武魁;刘勇;王进强;祝利涛;许佩霞;杨爱萍;杨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救生 舱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属于舱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矿用救生舱的舱门。
背景技术
当矿难发生时,常会伴有火灾、大量的高温烟气和有毒有害气体等恶劣现象出现。矿用救生舱作为一个遇突发性事故时供井下避险人员自我防护的一种避难场所,必须具有很好的气密性来防火、防水和防毒气等。密封舱门作为避险人员进入救生舱的入口,其密封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现有矿用救生舱密封舱门的密封,多采用单道密封,且多数密封的外部环境无保护措施,一旦被摧毁,将会导致大量有毒气体进入舱内,危及避险人员的生命,且不具备防水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且密封装置有保护措施的矿用救生舱舱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包括门体、封头板和锁紧机构,封头板上焊接有环状的密封压缩环,门体通过铰链连接在封头板上,门体为凹形,门体上并排设置了两个密封圈,门体上还安装有将门体压紧在封头板上的锁紧机构,所述的密封圈压在密封压缩环上,门体四周凸起的边缘位于密封压缩环的外侧。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两道密封圈密封,且相邻密封圈之间被密封压缩环压缩后形成压力空气密封环,保证了密封的高可靠性。
2、本发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门体后,密封压紧环和门体的周边形成了凸凹相互“咬合”的状态,阻隔了火焰、粉尘等对密封圈的损坏,有效的保护了密封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为门体,2为密封圈,3为密封压缩环,4为封头板,5为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密封的矿用救生舱舱门,包括门体1、封头板4和锁紧机构5,封头板4上焊接有环状的密封压缩环3,门体1通过铰链连接在封头板4上,门体1为凹形,门体1上并排设置了两个密封圈2,门体1上还安装有将门体1压紧在封头板4上的锁紧机构5,所述的密封圈2压在密封压缩环3上,门体1四周凸起的边缘位于密封压缩环3的外侧。
在矿井下每隔一段距离便放置有一个矿用救生舱,当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等危险,井下的工作人员可进入就近的救生舱躲避危险。矿用救生舱通过锁紧机构5来锁紧门体1,门体1锁紧过程中,密封压紧环3压在密封圈2上,随着密封圈2压缩量的不断增加,两道密封圈2之间空气的压力不断增加,形成了压力空气密封环,保证了密封的高可靠性。当门体1锁紧后,密封压紧环3和门体1的周边形成了凸凹相互“咬合”的状态,阻隔了火焰、粉尘等对密封圈2的损坏,有效的保护了密封圈2。这样,通过矿用救生舱舱门的良好密封保有效证了舱内避险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兆瓦级风机变桨滑动导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丝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