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356.4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韬;何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图形界面(GUI)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测试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各种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不断出现,不同的自动化测试工具针对不同的界面类型,其测试脚本过于依赖其对应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导致自动化测试脚本重用性和复用性低,这也是自动化测试不能大规模开展的原因。
传统的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是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录制和回放为主,加上一些数据驱动方面的功能,其录制的脚本主要问题在于测试逻辑与测试对象都在一个脚本中,修改起来不够灵活;软件版本的频繁更换,易造成测试脚本的执行失败,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低;录制出的测试脚本无法重用。
现在一些改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是对象与测试逻辑分层,虽然这种方法增强了其可维护性,但是仍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通用性,即测试业务脚本仍然过于依赖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更换一种测试工具后,其测试脚本无法通用。当测试界面的所用设计语言改变时,原先的测试用例无法继续复用。
传统的脚本录制模式改为脚本设计模式,要求测试人员需要较强的编程能力,这种方式对于自动化测试开展是很困难和耗时的,因而降低了自动化测试的实现效率。
由上可见,现有实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中存在自动化测试工具变换时,测试脚本不能复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自动化测试的灵活性和复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转换为选择的测试工具支持的语言的测试用例;
根据选择的测试工具匹配测试对象的搜索方法和测试方法;
获取需要执行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对象的搜索方法和测试方法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为:
根据测试方法生成测试用例,并将所述测试用例转换成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
所述执行所述测试用例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所述测试用例需要执行后台验证测试,则调用后台脚本执行后台验证测试,并记录后台验证测试结果,继续执行前台测试。
所述执行所述测试用例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所述测试用例需要采用不同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则生成不同的测试数据,对该测试用例执行测试逻辑相同而测试数据不同的测试,并分别记录对不同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的结果。
所述执行所述测试用例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发生异常时,将测试结果记录为失败,并关闭当前测试环境,继续执行下一个测试用例。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生成测试用例驱动表,用于记录各测试用例名称;
所述获取要执行的测试用例的方法为:读取所述测试用例驱动表,在所述测试用例驱动表中标识需要执行的测试用例;
或,
读取所述测试用例驱动表,将所述测试用例驱动表中测试用例名称显示在用户图形界面上,根据界面上的测试用例名称选择要执行的测试用例。
一种自动化测试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单元、转换单元、匹配单元、获取单元、执行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测试对象搜索方法和测试方法;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转换为选择的测试工具支持的测试用例,并将转换后的测试用例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选择的测试工具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匹配测试对象搜索方法和测试方法;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获取转换后的要执行的测试用例;
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单元匹配的测试对象搜索方法和测试方法执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方法生成测试用例,并将所述生成的测试用例转换成基于XML格式的测试用例并存储。
所述执行单元,在执行测试用例时进一步用于若确定所述测试用例需要执行后台验证测试,则调用后台脚本执行后台验证测试,并记录后台验证测试结果,继续执行前台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顶蓬的聚氨酯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