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7574.8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晃之;岩谷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B60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装置 | ||
1.一种遮阳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固定车顶上,其特征在于,
具有:隔着所述固定车顶的室内开口设置在两侧的一对遮光件导轨;
两侧缘被所述遮光件导轨引导且对所述室内开口进行开闭的遮光件;和
卷绕所述遮光件的卷绕轴,
所述遮光件的两侧缘在从所述卷绕轴中被拉出时,经过随着趋向所述遮光件的前端侧而折回宽度逐渐变大的折回行程,而以折回状态被引导至所述遮光件导轨中,
在所述遮光件的两侧缘上,预先设置有将所述遮光件的侧缘部折回并与所述遮光件的主体部接合而形成的折回导入部,该折回导入部从所述遮光件的前端开始沿所述遮光件的开闭方向以规定的长度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光件的主体部的两侧,形成有用于使所述侧缘部折回的折线,所述折线沿所述遮光件的开闭方向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导入部通过将所述遮光件的所述侧缘部与所述主体部缝合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件导轨具有收纳折回部的槽部,所述折回部通过将所述遮光件折回而形成;
所述槽部在与所述折回部相比的车辆内侧具有沿铅直方向延伸设置的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把手和多功能挡块,所述把手具有安装在所述遮光件的前端侧并在所述遮光件导轨中滑动的滑履,所述多功能挡块在所述遮光件导轨中被安装在所述遮光件的开方向侧的端部;
所述多功能挡块具有:在所述遮光件的全开位置与所述把手抵接的限制部;和
具有折回引导路径的基体部,所述折回引导路径供所述遮光件的被折回的侧缘穿插,且该折回引导路径与所述遮光件导轨的槽部连通,
所述折回引导路径的、所述遮光件开方向侧的开口高度比所述槽部的高度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部具有形成所述折回引导路径的下部的底部,
所述底部朝向所述遮光件的开方向侧而向下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引导路径的、所述遮光件的闭方向侧的开口高度比所述槽部的高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75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