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磁隧穿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8281.1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季明华;韩秀峰;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3/08 | 分类号: | H01L43/08;H01L43/12;H01L27/22;G11C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晓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磁隧穿结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隧穿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描述
MRAM(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非易失性的磁性随机存储器。它拥有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的高速读取写入能力,以及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高集成度,而且基本上可以无限次地重复写入。这样的器件在最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近来的MRAM基于磁隧穿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MTJ)结构以及其电子自旋极化隧穿效应来实现其存储功能。故此,对磁隧穿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此外,磁隧穿结在传感器应用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附图1-5示出了现有的MTJ技术。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位于下层的完成的半导体器件103(此处仅示例性地示出其一部分),位于完成的半导体器件103上的第一电介质层100,嵌入在第一电介质层100中与完成的半导体器件103接触的钨插塞101,以及位于第一电介质层100上的第二电介质层102。图2示出了在第二电介质层102中形成开口,并在开口中形成MTJ 104。如图2所示,104包括顶部电极1041、人工合成的第一反铁磁材料层(SAF)1042、隧穿绝缘层1043、人工合成的第二反铁磁材料层(SAF)1044、反铁磁钉扎层1045、底部电极1046。第一SAF 1042包括第一自由子层(铁磁材料)、Ru层和第二自由子层(铁磁材料)。由于第一SAF 1042包括了这样的三层结构,故此磁力线将如图所示地在该三层结构中循环,减少了磁力线的泄露。第二SAF 1044同样也具备了类似的三层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附图2中显示了第二SAF 1044被位于其之下的反铁磁钉扎层1045所钉扎,然而,在某些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钉扎第二SAF 1044,因此可以略去反铁磁钉扎层1045。此外,尽管附图中示出了以相同方向循环的磁力线,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性的,人工合成的第一反铁磁材料层(SAF)1042中的磁力线循环的方向也可以反转以代表存储1或0。
图2示出了优化的MTJ结构。在图2之后,利用掩模对MTJ 104进行图案化。例如,蚀刻MTJ 104,仅保留其位于接触101上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在传统MTJ工艺中,采用FIB或等离子蚀刻法等蚀刻方法以降低成本,并且期望得到最小化的MTJ图案。随后,如图4所示,沉积电介质层105,并进行平坦化,填充开口。最后,在开口中为MTJ 104形成电接触,例如钨插塞,并在第二电介质层102上布置金属层106。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铁磁材料(铁Fe、钴Co、镍Ni)的磁性,在各种铁磁材料中都添加了Fe的成分以增强磁性,这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通常铁磁材料中将包含80%左右的Co、19%左右的Ni,以及1%左右的Fe。Fe的添加对于铁磁材料的磁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厂商将提供不同的铁磁材料的配方,然而,为了增强磁性,无一例外地都包含Fe成分。
然而,从与CMOS工艺的兼容性的方面来考虑,金属Fe是与CMOS工艺不兼容的,而镍和钴都是CMOS工艺中经常用到的材料。由于与CMOS工艺不兼容的Fe的缘故,MTJ不能共用CMOS的生产线制造,而需要另外添加专用设备。例如,在沉积多层MTJ结构时,需要引入额外的专用设备来形成包括Fe的MTJ多层结构;而在随后的步骤中,蚀刻该包含Fe的多层金属的MTJ结构也需要使用专用的蚀刻设备。
此外,为了增强磁性,使用了三层的人工合成的反铁磁材料层,以使得磁力线能够在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之间循环,由此防止磁力线泄露。然而,使用三层结构将导致器件的尺寸增大,这对于日益减小的半导体器件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在本领域中公知的是,隧穿绝缘层1043的厚度大约只有1-2纳米。当如图3中进行蚀刻时,蚀刻步骤将暴露隧穿绝缘层1043,并且隧穿绝缘层1043的边缘将被蚀刻工艺所破坏。这对于存储器的MTJ来说是相当不利的。被破坏的隧穿绝缘层1043将带来相当高的漏电流和存储数据的错误率。故此,在现有技术中,以蚀刻工艺为基础的MTJ的良率很低,且需要引入专用的设备和付出高昂的代价。
上述这些都增加了制造MTJ的成本。
另一方面,CMOS技术在实践中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的生产线。因此,希望考虑使用CMOS工艺来制造MT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8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