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312.5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0 | 分类号: | B63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行业的持续发展,船舶产能的过剩,使得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和避免重复的施工量成为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船舶在建时包括分段或已经合拢完毕,都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是搁置在坞墩上的,在搁置前还需在坞墩上放置些墩木和木尖以缓冲船体与钢质(或石质)坞墩的接触。一般坞墩的高度都不是很高,以往在打紧(或拆除)这些木尖时,施工者需弯腰才行,而施工者使用的都是大铁锤敲击木尖使其紧固或松开,此时受船体搁置高度的影响,使用大铁锤敲击变的极其无力,稍有不慎还会撞击到船体的可能。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帮助施工者打紧和拆除船舶坞墩墩木的装置已经提上了人们的研究日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能方便的安装和拆卸船舶坞墩上的墩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的滚轮,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撞锤,所述撞锤一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末端设置有把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向下设置有连接杆I,所述下支架向上设置有连接杆II,所述连接杆I和连接杆II末端设置有螺栓安装孔,螺栓穿过连接杆I和连接杆II的螺栓安装孔并采用螺母固定,使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I和连接杆II上设置有若干个高度不同的螺栓安装孔,采用不同的螺栓安装孔连接上下支架,可调整支架上导轨的高度,从而实现撞锤高度的调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撞锤下方设置有轴承,轴承两端安装有可滚动的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设置在导轨上,使撞捶可以沿导轨滑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防止撞锤滑出的封堵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能使用在有坞墩的施工现场,施工者可利用本设计的产品快速、准确的打紧或拆除坞墩墩木,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船舶生产现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支架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由上支架11和下支架13组合构成,所述上支架11向下设置有连接杆I 12,所述下支架13向上设置有连接杆II 14,所述连接杆I 12和连接杆II 14末端设置有螺栓安装孔15,螺栓穿过连接杆I 12和连接杆II 14的螺栓安装孔15并采用螺母固定,使上支架11和下支架13连接固定。支架1下方还设置有用于移动的滚轮2。所述支架1顶端设置有导轨3,导轨3上滑动安装有撞锤4,撞锤4下方设置有轴承41,轴承41两端安装有可滚动的滑轮42,所述滑轮42滑动设置在导轨3上,使撞捶4可以沿导轨3滑动。撞锤4一端设置有支杆5,所述支杆5末端设置有把手6。
优选的,连接杆I 12和连接杆II 14上设置有若干个高度不同的螺栓安装孔15,采用不同高度的螺栓安装孔15连接上下支架11、13,可调整支架1上导轨3的高度,从而实现撞锤4高度的调整。
优选的,导轨3两端还设置有防止撞锤4滑出的封堵钢板。
本设计的用于船舶坞墩装卸墩木的装置的使用流程是:将本装置推到需要打紧或拆除的船舶坞墩边,可通过选择变换支架1上连接杆I 12和连接杆II 14的螺栓安装孔15的位置以调节撞锤4的高度,撞锤4头部对准坞墩上的木尖,握住把手6朝前推动,使撞锤4碰击坞墩上的木尖,使木尖脱离或插进船体与坞墩之间,以达到打紧或拆除坞墩的目的。
本设计能使用在有坞墩的施工现场,施工者可利用本设计的产品快速、准确的打紧或拆除坞墩墩木,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船舶生产现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氢解甘油制备1,2-丙二醇的方法
- 下一篇:低浓度瓦斯发电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