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784.0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无线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尤其是基于高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称重测量原理和上位PC机的数据管理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医用输液无自动报警系统,只能靠认为的观察,人工呼叫医务人员进行换液。效率低,浪费大量人工资源。并且当无人看管,会造成医疗事故,危害病人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数据接收终端和数据管理终端,其中所述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与数据接收终端无线通信,数据接收终端通过RS232接口与数据管理终端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由称重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无数据线发射单元以及数据存储单元,称重传感器下悬挂输液瓶,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数据存储单元和无数据线发射单元通信。
其中,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采用型号为SN8P1917的单片机。
其中,所述无数据线发射单元通过谐振电路实现输液称重数据和系统数据的调制和无线发射。
其中,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端还设置有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平台,实现系统数据的设置和显示。
其中,所述数据接收终端由接收电路串接基于单片机的显示单元构成。
其中,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显示单元采用型号为ATMEL89S52的单片机。
本发明为一种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高精度的称重传感器拾取输液液体(包括输液瓶等辅件重量)的重量变化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成差动电信号,SN8P1917的16位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称重平台上设置了一个小键盘,每个数据采集和发射终端可通过键盘的数字设置一个地址数据,设置输液瓶重数据、输液液体重量数据、报警数据等数据信息。同时设置有手动呼叫键,以便病人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当实际数据低于报警数据时,SN8P1917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数据、报警信息和输液地址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数据接收终端。数据接收终端将报警信号和报警的地址数据显示在LED(或LCD)终端上,并触发声光报警。数据接收终端将数据通过RS232传送至上位PC中。上位PC机管理接收到数据,将报警地址信息和实时的输液液体所剩数据显示在管理界面上。操作人员可以点击相应的输液地址单元查看该地址单元输液液体的当前重量以及病人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各输液地址的信息,及时对相应的输液地址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称重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单元、无数据线发射单元结构图。
图3:本发明数据存储单元原理图。
图4:本发明显示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5:本发明呼叫电路原理图。
图6:本发明编码协议图。
图7:本发明接收解调电路原理图。
图8:本发明数据接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医用输液无线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数据接收终端和数据管理终端,其中所述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与数据接收终端无线通信,数据接收终端通过RS232接口与数据管理终端连接。
数据采集与数据发射终端
输液总体重量的计量如图2所示。在这个系统中,高精度的称重传感器J2(精度为1克,称重范围1~5千克)下悬挂输液瓶,输液瓶中液体质量的变化信号经称重传感器拾取后变成差动的电信号经A1+和A1-输出。该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输入至SN8P1917单片机的A/D转换端口,其中R6为温敏电阻,对电路起温度补偿作用。SN8P1917将称重传感器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