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796.3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左松立;冯洪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昊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32B9/04;B32B7/12;A61L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杀菌 抗菌 作用 防护 过滤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防护过滤材料主要包括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制成的材料,比如棉质滤布、无纺布等。但这些材料的缺点是孔径较大,因此只对粗颗粒有效,而对细尘的滤除效果不佳。另外,这些材料只具有单纯的过滤作用,因此若将其应用于诸如医院等特殊的场合,则由于其并不具备杀菌、抗菌功能,所以无法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结构简单且制作容易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包括底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表层无纺布和夹在上述相邻两层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层及纳米纤维层。
所述的活性炭层及纳米纤维层是由活性炭颗粒和纳米纤维与粘合剂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
所述的粘合剂选自丙烯酸酯或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中的一种,其与活性炭颗粒和纳米纤维的用量比为1∶10-20。
所述的纳米纤维的直径为40-2500纳米。
所述的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10-100目。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不仅能够利用底层、表层无纺布滤除掉大的尘埃颗粒,而且还可利用活性炭和纳米纤维将空气中的细菌杀灭,所以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包括底层无纺布1、中层无纺布2、表层无纺布3和夹在上述相邻两层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层4及纳米纤维层5;其中活性炭层4是由丙烯酸酯粘合剂与活性炭颗粒以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层5是由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与纳米纤维以1∶15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30目。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包括底层无纺布1、中层无纺布2、表层无纺布3和夹在上述相邻两层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层4及纳米纤维层5;其中活性炭层4是由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与活性炭颗粒以1∶15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层5是由丙烯酸酯粘合剂与纳米纤维以1∶2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0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50目。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包括底层无纺布1、中层无纺布2、表层无纺布3和夹在上述相邻两层无纺布之间的活性炭层4及纳米纤维层5;其中活性炭层4是由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与活性炭颗粒以1∶2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层5是由丙烯酸酯粘合剂与纳米纤维以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固化而形成;纳米纤维的直径为800纳米;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80目。
现将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的生产过程阐述如下:首先在底层无纺布1的表面上铺设一层由活性炭颗粒和粘合剂组成的混合物,然后在其上铺设中层无纺布2,之后在中层无纺布2的表面上铺设一层由纳米纤维和粘合剂组成的混合物,之后在其上铺设表层无纺布3,最后进行干燥而使粘合剂固化即可制成所述的具有杀菌、抗菌作用的防护过滤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昊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昊智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托板顶起同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蛋白粉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