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9908.5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34 | 分类号: | B65H54/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田军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管 设置 装置 以及 具备 绕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将用于缠绕纱线的筒管设置于目标位置的筒管设置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有如下的筒管设置装置:在基于纺纱机的纱线的卷绕作业开始时、从纺纱机将满筒的卷装排出后等,将筒管供给至纺纱机的筒管保持部等,从而进行用于开始卷取作业的准备(包头纱卷绕(bunch winding)等)。在日本特开2005-219880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这种筒管设置装置的纺纱机。
日本特开2005-219880号公报中的纺纱机在将筒管供给至摇架后,对该筒管进行包头纱卷绕。包头纱卷绕以如下方式进行。摇架具备用于保持筒管的两端部的筒管保持器,在筒管被供给至摇架时,两个筒管保持器之间的距离比筒管的轴向长度长。因此,当筒管被供给至摇架时,在筒管和筒管保持器之间产生规定的间隙。
筒管设置装置所具备的吸管捕捉纺纱装置送出的纱线,将捕捉到的纱线引导至在筒管和筒管保持器之间产生的间隙。在该状态下,筒管设置装置移动筒管保持器,以使得间隙消失,从而将纱线夹入筒管保持器和筒管之间。筒管设置装置通过使用于进行包头纱卷绕的驱动罗拉与筒管接触而使筒管旋转,由此,进行包头纱卷绕。
但是,对于日本特开2005-219880号公报中的结构,为了避免在将筒管供给至摇架时筒管与筒管保持器冲突,需要调整筒管和筒管保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将筒管供给至摇架后,为了使筒管与筒管保持器之间产生适当的间隙,并将纱线引导至该间隙,也需要继续调整筒管、筒管保持器以及纱线的位置关系。因此,需要进行繁杂的调整作业,筒管设置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难以缩短周期时间。
从纺纱机整体的小型化的观点来看,不可使在筒管和筒管保持器之间形成的间隙过大。因此,为了将纱线引导至狭窄的间隙内,要求筒管设置装置具有高的位置精度,这成为成本增高的原因。也存在筒管设置装置无法适当地将纱线引导至间隙,进而卷取单元无法开始卷装的卷取作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将纱线固定于被供给至目标位置的筒管的筒管设置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筒管设置装置具备筒管供给部和纱线捕捉引导装置。上述筒管供给部向目标位置供给用于缠绕纱线的筒管。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捕捉用于缠绕于由上述筒管供给部供给的上述筒管的纱线,并对该纱线进行引导。在利用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使纱线位于上述筒管的轴向端部的状态下,上述筒管供给部和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移动,由此,向上述目标位置供给上述筒管和上述纱线。
当在将筒管供给至目标位置之后对纱线进行引导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筒管、目标位置和纱线这三个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筒管设置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在上述结构中,在确定筒管和纱线这两个要素的位置关系后,将确定了位置关系的筒管和纱线供给至目标位置。结果,能够使筒管设置装置的结构简单,此外,能够恰当地将纱线和筒管引导至目标位置。
在上述筒管设置装置中,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在捕捉有纱线的状态下移动至待机位置而待机。上述筒管供给部在向上述目标位置供给上述筒管的中途,捉住利用在上述待机位置待机的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所捕捉到的上述纱线,并使该纱线位于该筒管的轴向端部。
由此,筒管设置装置能够以一个动作进行将纱线配置在筒管的轴向端部的作业、和向目标位置供给筒管的作业。因此,筒管设置装置能够迅速地将筒管设置至目标位置。
在上述筒管设置装置中,优选上述筒管供给部具备将上述纱线引导至上述筒管的轴向端部的纱线引导部。由此,由于能够利用纱线引导部容易地将纱线定位在筒管的轴向端部,因此,筒管设置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相对于筒管的纱线的引导失误。
在上述筒管设置装置中,上述筒管供给部具备切断部,该切断部在被供给至上述目标位置的上述筒管和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之间的位置将纱线切断。由于筒管供给部具备切断部,因此,在将筒管供给到目标位置之后,筒管设置装置能够迅速地进行切断动作。在筒管供给部不具备切断部的情况下,另外需要使该切断部移动到应当切断纱线的位置、并在切断后使其退避的机构。然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省略这些部件,能够使筒管设置装置整体的结构小型化。
在上述筒管设置装置中,优选上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构成为,能够利用吸引流捕捉纱线,在利用上述切断部将纱线切断的情况下,吸引上述被切断的纱线的回丝并予以废弃。由此,筒管设置装置能够防止在将筒管和纱线供给至目标位置时产生的回丝掉落到地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