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式环保型表里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9942.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邵启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启栋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3200 湖北省荆州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环保 表里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水体水质改良设备,具体地指一种运动式环保型表里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和水体治理的机器。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产,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目前国际、国内水产养殖和水环境保护中常用的增氧机有水车式、叶片式、喷水式、底曝气转碟固定抽吸式充气机等,一般是靠空气溅水曝气,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但是,以上各种增氧机在使用时,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短、面积小,增氧难以到达底层,因此,对缺氧的底层水体增氧效率不高。鱼缺氧时才浮头吸氧,会影响鱼类正常连续的生长,减少产量。
而且,现有的增氧机功能单纯,除具备增氧功能外,对鱼塘底层水体的作用有限,同时,还占据了大量的储存和运输的空间,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运动式环保型表里增氧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运动式环保型表里增氧机,它包括浮在水体上的载体、用于给水体增氧的增氧机构、用于驱动载体旋转的轴心旋转总成和用于调节所述载体运行半径的长度可调的伸缩牵制杆,
所述载体包括两个浮筒、箍紧在浮筒外的抱箍和将两个浮筒连为一体的钢管带扣件、安装在浮筒上的导向牵引制动杆和旋转角度定位杆;
所述增氧机构通过支撑杆安装在两个浮筒之间,所述增氧机构包括主机、通过支撑杆安装在主机上方的电机、安装在电机外的聚氧罩筒和安装在两个浮筒内侧的采气管,所述聚氧罩筒的底部设置有与主机相连通的排气管;
所述轴心旋转总成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总成基座固定在水体中心的基桩上;
所述伸缩牵制杆的一端通过第一L轴总成与轴心旋转总成,所述伸缩牵制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L轴总成与载体连接,所述伸缩牵制杆上设置有与轴心旋转总成和载体连接的电缆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载体的浮筒外侧安装有抛水板。另外,也可以在浮筒上置放其它补充氧气的设备,利用浮筒上置放的抛水榖和抛水板及转碟等多渠道给水补充氧气。载体上可置放180~250W鼓风机、与支撑管进气孔连接;还可置放200W增氧机,另配水下空气扩散器或安装自吸式洒水泵,可达到快速增氧,提高氧机的效应。浮筒由二根圆柱形空心塑管封端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增氧机构安装角度的角度调节盘。角度调节盘可调节的角度范围为0~90°。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电机安装在主机上方的万向节。当使用大功率电机时,使用万向节将电机与主机连接,有利于同心和减少扭矩及摩擦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机包括支撑管、置于支撑管内的空心轴及位于主机底部的扩散管、安装在扩散管外壁的螺旋桨和安装在螺旋桨外的多功能导护罩,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聚氧罩筒连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多功能导护罩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上端与电机轴连,所述空心轴的下端与扩散管连接,且所述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橡塑轴承与支撑管配合,所述支撑管和空心轴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聚氧罩筒的排气管连通的进气孔。在电动机的外壳加套圆筒形的聚氧罩筒,聚氧罩筒的底部安装排气管并与主机支撑管的进气孔连通。这样,聚氧罩筒能遮阳避雨宜能聚氧气。当载体沿轴心旋转总成旋转前进时,聚氧罩筒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和压力将大于外部环境空气流动速度及压力,所以形成了灌吸式,这种灌吸式进气量将高于固定载体抽吸式的进气量。
其中,螺旋桨优选三叶片中空螺旋桨。三叶片中空螺旋桨及扩散管能提高混合和氧气扩散能力,使充气细泡达到2毫米左右,使空气与水充分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管和空心轴为可伸缩空心管。这样,可以根据使用调节支撑管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采气管包括设置在浮筒内侧并位于主机两侧的能调节角度的斜管和与浮筒平行的水平管,所述斜管的两端分别与聚氧罩筒和多功能导护罩连通,所述水平管的一端与斜管连通,所述水平管的另一端开口,所述水平管的中轴线与水位平行。当载体前进,载体上下游就产生了水位差及螺旋桨旋转产生负压残余力,空气由斜管进入与水平管上游流进水将空气带入下游管中混合后排入水体,充分利用载体前进再次给水体补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启栋,未经邵启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9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擦止痛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水井封窜堵漏堵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