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104.7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冬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加工零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在零件上车削一圆孔,只能用机床本身自带的三爪先轻轻卡住零 件的三个面,然后定位零件的被加工面,再拧紧三爪将零件固定,最后对零件进行车削,并 实现此零件的批量生产。
但是,这种方法对被加工面定位不准确,对零件固定不完全,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会移 动,导致很多零件加工后不合格,报废较多,成本增加,严重影响批量生产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以解决对被加工零件的被加工面定位不准确、对零件固 定不完全,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移动,进而导致零件加工合格率低,报废较多,成本增加,严 重影响批量生产的进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夹具,该夹具包括定位盘及可调 节地固定安装于定位盘的定位块,其中,定位块设置有一定位槽,定位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壁 及第二壁,第一壁及第二壁分别设置有可操作的第一压紧螺钉及第二压紧螺钉;第一壁与第 二壁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壁,定位槽延伸贯穿第三壁,且第三壁安装有一可操作的压板,压板 与定位槽正对。
进一步地,定位块还包括与第三壁相对的第四壁,第四壁设置有贯穿第四壁的容纳孔, 且容纳孔与定位槽连接贯通。
进一步地,定位块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第一固定边及第二固定边,定位块经第一固定边及 第二固定边固定安装于定位盘。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边及第二固定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调整孔及第二调整孔,定位盘设置 有与第一调整孔及第二调整孔相对的多个螺纹安装孔,第一调整孔通过第一固定螺钉与第一 调整孔对应的螺纹安装孔连接,第二调整孔通过第二固定螺钉与第二调整孔对应的螺纹安装 孔连接。
进一步地,压板设置有一安装孔,第三壁设置有第三螺纹孔,安装孔通过定位螺钉与第 三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盘为圆盘,定位盘设置有一圆孔。
进一步地,定位盘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调位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夹具,能够准确定位零件的被加工面、对零件固定完全,零件在加工过程 中不会移动,进而达到了零件加工合格率高,报废少,成本低,批量生产进度快的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 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 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夹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夹具用于车削喷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 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该夹具包括定位盘1及固定安装于定位盘1的定位块3。
请结合参见图2及图3,定位块3开设有一定位槽31。定位槽31形成有第一壁33及与 第一壁33相对的第二壁35。第一壁33及第二壁35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壁33及第二壁35的 第一螺纹孔331及第二螺纹孔351。第一螺纹孔331及第二螺纹孔351内分别配合连接有第一 压紧螺钉333及第二压紧螺钉353。第一压紧螺钉333与第二压紧螺钉353也是相对的。第一 壁33与第二壁35之间连接有一第三壁37。定位槽31延伸贯穿第三壁37的上部。第三壁37 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螺纹孔371,第三壁37的下部安装有一压板5。被加工零件放置于定位槽 31内,通过调紧第一压紧螺钉333、第二压紧螺钉353及压板5,从而将被加工零件固定于定 位槽3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