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柴油机机体生产线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009.9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鸣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柴油机 机体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生产线吊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加工柴油机机体生产线的吊具。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制造企业在加工柴油机机体生产流水线中常常组成多道工序,利用多台机床对同一机体进行加工。现行技术是用吊具将机体吊运至相应机床的指定位置,因各工序加工内容不同,机体进入各机床的姿态要求也各不相同,加工后再用吊具将机体吊至输送装置运送到下一台机床进行另一道工序的加工。目前常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自动或人工)都布设有滚筒,待加工机体只有利用其本身的平整面即前端面、机体后端面、机体底面及机体顶面通过与滚筒接触移动,才能保证机体输送时平稳、省力。如果待加工机体其一侧面凹凸不平,像排气侧面或机体进气侧面等,诸如此类情况的机体则是无法实施通过滚筒输送到下道工序的。
当工序要求机体排气侧面或机体进气侧面朝下,且进或出机床内指定位置时,传统吊具仅能吊运机体而无法改变机体姿态,因此也就不能够满足输送装置要求。
现行技术解决方法是:在输送装置该工序机体所经过的部位处设置翻转装置,将输送装置上的机体利用翻转装置先翻转至加工工序要求的机体姿态后,再用传统吊具吊运至机床内指定位置。加工完毕后,先用传统吊具吊运至翻转装置,再翻转机体姿态以满足输送装置要求运输至下一工序位置。
应用传统吊具存在下述不足:
1. 传统吊具在吊运过程中无法改变机体姿态 ;
2. 输送装置须设置多种机体姿态翻转装置并设有特殊的送、推料机构,才能满足机加工中改变机体姿态的要求,致使整体生产线结构复杂,造价高;
3. 在翻转装置上机体易受到磕碰且不安全;
4. 输送装置在输送机体过程中,须经多次翻转和特殊的送、推料机构运行,动作繁琐、影响整条机加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吊具不仅具备快速地吊运机体的功能,而且还能够灵活地翻转机体改变其各种姿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加工柴油机机体生产线的吊具,包括有吊具体21、吊耳A23及吊耳B25,还包括装设在吊具体21下方的回转体、轴芯体、限位支座体及手柄支架体。
回转体为一体式的组焊件,包括两根支承杆3、心轴5及连接件4。连接件4为扁长方体,其上并列设置有一个中心孔和两个侧孔,连接件4上的两侧孔距离设置为两种尺寸:96mm(机体缸孔距96mm时)、110mm(机体缸孔距110mm时)。
心轴5的一端与连接件4的后端面的中心孔处固定连接,两根支承杆3的一端分别与连接件4的前端面的两个侧孔固定连接,且两根支承杆3相互平行。两根支承杆3上的前端和中部分别套设有支承盘2,支承盘2外径设置为两种尺寸:φ74mm(机体缸径φ83mm时)、φ81mm(机体缸径φ90mm时)。
轴芯体包括有轴承座17、转轴19、轴套18、前端盖20、后端盖16、圆螺母A11、转盘10和圆螺母B15。轴承座17为圆柱空心体,轴承座17外侧中部设有法兰盘,在轴承座17内的前后端上同心地设有台阶沉孔。
转盘10为空心圆盘体,其沿外轮廓圆周上均布地设有两个转盘定位槽26。
转轴19为空心轴,其外侧一端设有台肩,另一端为螺杆。
转轴19位于轴承座17内,且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与轴承座17连接,前轴承和后轴承均为向心球轴承,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的转轴19上套设有轴套18。转轴19的台肩端上套设有前端盖20,前端盖20通过螺钉连接着轴承座17的一端。转轴19台肩的端部1/3 段伸出前端盖20之外;与前端盖20对应的转轴19的一端套设在心轴5上,并通过螺钉连接着连接件4。转轴19的台肩抵在前轴承的内圈的外端,转轴19的螺杆端配合设有圆螺母B15,圆螺母B15的内侧轴向端部抵在后轴承的内圈的外端,圆螺母B15外侧的转轴19上通过键连接设有转盘10,转盘10外侧的螺杆上配合设有圆螺母A11。圆螺母B15上套设有后端盖16,后端盖1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着轴承座17的另一端。转盘10内侧与后端盖16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为1mm。
轴芯体通过轴承座17外侧的法兰盘安装在吊具体21下方,回转体位于轴芯体的前端,手柄支架体设置在轴芯体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车辆电子转向控制系统
- 下一篇:车辆室内增压装置及方法